第1章 那一天(上)(1 / 2)

““那一天”,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永遠都是個刻骨銘心的悲憤日子。時至今日,一路飄搖,滿路風雨,我們相互堅守,我們相互扶持!從前如此!!往後一向如此!!!我隻願: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姬白的拳頭因過度用力而發白,嘴唇更是不住地顫抖,說完這段話使他耗盡了餘下的所有力量,然後他下意識得開始彎腰哭泣,漸漸地淚流滿麵,仿佛要把經曆的苦難都哭的一幹而盡。

寒風凜冽,天幕降得極低,整個世界隻剩下這片一望無際壓得人喘不過氣的厚重陰雲,和這塊開裂的焦土,以及那一群壓不跨卻顯得有些佝僂的,失聲痛哭中人們。

那一刻,活著的人都在心裏默念:“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反反複複,一遍又一遍,聲音越來越大,最終成為這天地中的驚雷!

那一刻,活著的人明白他們雖已是上帝拋棄的凡夫俗子。

但,從那刻起,他們明白:他們失去了虛無的信仰,卻攥緊了自己的命運,而且攥得前所未有的緊。

……

2117年,世界並沒有迎來第六次科技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正在進行並發展,生物、納米、信息領域的交融與進步可能將人類提升至一個嶄新的高度,假以時日恐怕人類會成為上帝也說不定,但那都是科研人員對世界寄予的美好期望,相反第四科技革命的成果正被社會空前放大著。

人工智能被廣泛應用到工廠、商店、家庭以及各種公共場合裏,比如商店裏的問候谘詢機器人、公司裏的虛擬管理員等,它的推廣無疑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並提高了社會效率,但某些方麵和人類相比仍有很大不足。

能源實現了清潔環保可持續,能源問題在一百年前可謂是製約人類生存的心頭大患,現在卻成為很少人談及的話題。

無人控製技術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交通橋上行駛的全部都是自動駕駛的車輛,這的確大大減少了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同時,軍事、生產等領域也大量運用這種技術,提高了效率不說,某些領域工作人員的安全也得到了保證。

在這個物聯網充斥著每一個角落的社會下,虛擬現實技術更得以壯大。街上的每個地方你都會發現vr場景,有鳥語花香的密林,有海水在腳下拍打,甚至你可能發現你行走在天空上。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使人的生活愈發地美好。

可誰能想到,毀掉一座大廈比建造一座大廈來得輕鬆百倍,千倍,甚至是在一夜之間。

……

距離災變還有五個小時。

姬白一向都起的很早,雖然他現在隻是偶爾去學校。通常他起來會先把妹妹和自己的早餐做了,等妹妹起床吃完早餐過後再騎摩托車把她送到學校,然後自己騎車回來開始一天的宅男生活。盡管他們倆上的是同一所大學,但他從大二就曠課在家,體驗了一年大學生活後,他覺得實在有些無趣就索性不去了。

疾馳在交通橋上,姬白習慣性的透過頭盔觀察這座城市,各種五顏六色的大廈和錯綜複雜的交通橋僅僅留給人們極少數的陽光,大部分陽光都被太陽能玻璃板所吸收,然而這個城市也並不缺少光亮,反而它顯得美輪美奐,龐大而優良的供電係統持續不斷地給它供給著充足的能量,其中一部分就被用來打扮這座城市,從遠處看,它就像是一個光鮮亮麗的巨大怪獸,靜靜的匍匐在大地上。隻是人們生活的方便也並沒能改善他們的情緒,在路上你還是能看到一臉焦慮惶恐的人或是因為衣服上沾了一點咖啡漬而抱怨的人,生活好像也並沒有因科技的提高而改變多少。

姬白並不喜歡這種感覺,科技把一切問題都變得簡單化,所有的東西都顯得直來直去,卻把更多的矛盾留給了生活本身。他一直都有一種奇怪的直覺和想法:如果時代倒退一百年也許會更好。這大概與那個常年在外“攻堅克難”的父親有關吧。

距離災變還有四個小時……

姬白回到家,就坐在了光腦麵前,作為一個成立不久的創業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他並沒想象的那麼清閑,每天都要進行大量的學習和嚐試。就在他正為一份資料而發愁的時候,光腦的右下角彈出了一個倒計時:

“3:00:00”

當他試圖去關掉它的時候,屏幕中央又彈出一個視屏,很明顯畫麵中間是一個中年人,氣質介乎於三十多歲的犀利男人和五十多歲的憂鬱大叔之間,他身著一件軍綠色的修身風衣,裏麵搭配了一款深藍色的襯衫,不同於敞開的風衣,襯衫的每一顆紐扣都扣嚴絲合縫,嚴謹的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他的臉有著一個堅硬的輪廓,眼神卻出奇的溫柔,高挺的鼻梁下是一張略帶嘲諷的嘴,他的每一根頭發都像是豎立的鋼針,冰冷且無情,這麼多矛盾的元素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很難想象他是怎麼做到的,這樣一個男人放在平日裏一定是個少婦殺手,而且是一眼就能讓敵人丟盔棄甲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