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友情升溫(1 / 1)

那是她與“她”的互損時光。

剛認識方鈺的時候,顧晴以為方鈺是一個文文靜靜的小女生,很溫柔,很淑女,卻不想方鈺其實是一個小逗比,小可愛。用一句話形容方鈺:“正經其外,逗比其中。”其實,顧晴也是這樣,不過顧晴是“溫柔其外,彪悍其中。”

一次,顧晴和方鈺一起回宿舍洗澡。顧晴很著急,催了方鈺半天,方鈺才慢悠悠的從宿舍走出來。顧晴趕緊拉著方鈺往一樓的浴室跑,那速度快趕得上劉翔百米衝刺的時間了。結果,顧晴太著急,跑錯了路,不知跑到了哪個地方。方鈺嘟著嘴埋怨道:“就怪你,害我們跑錯了路。”顧晴又著急了,怕洗漱的時間因為自己浪費了,抓起方鈺的手腕,又以掩耳不及盜鈴之聲跑回了她們所在的六樓宿舍,接著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浴室。結果卻發現,原來她們剛剛並沒有跑錯了路,隻是要往這裏走一點兒,才能看到浴室。她們卻繁瑣的跑了一趟又一趟。方鈺便用這件事笑了顧晴半個月,還給她起了個外號:“顧小懵。”每每方鈺提到這個名字,顧晴都忍不住把自己的小手握成拳頭,向她伸伸,佯裝要打她的樣子。而此時,方鈺便會不怕死地說道:“你來呀,我不怕。”顧晴便會惡狠狠地說:“好啊,你!敢笑姐姐我,不想活了吧。”接下來,她倆便會展開一場難舍難分的鬥爭。

顧晴有了個“顧小懵”的外號,方鈺也沒逃過顧晴的“魔嘴”。她也多了個外號——“豬頭肉”。說起這個外號,也是有一段“曆史”的,而且原因還是由“顧小懵”而起。

軍訓期間,顧晴和方鈺便幸運地成為了同桌。每天,她們的生活就是一起鬥嘴,一起互損。軍訓時,老師便讓每位同學都在自己的椅子上貼上自己的姓名。顧晴和方鈺也不例外,不過貼姓名貼這樣普通的事情,卻被顧晴這個調皮鬼用來惡作劇。顧晴偷偷地在方鈺的椅背上,貼下一張寫有“方鈺”姓名的紙。匆匆看上去倒沒什麼,但仔細一瞧,你就會發現名字的旁邊有一個豬頭,畫的很逼真,很可愛。但在方鈺的想法下,就一點兒也不可愛了。方鈺發現後,追著顧晴打,一邊追,一邊對顧晴喊道:“顧小懵,你竟然敢在我的名字旁邊畫豬頭!”顧晴一邊跑著,躲開方鈺的追擊,一邊又對方鈺做鬼臉,嘴巴還歇不下來:“方鈺,我覺得你很適合這個啊!豬頭,方豬頭!”從此,方鈺多了個稱號——“豬頭”。

至於“肉”,這是因為,顧晴特別喜歡捏方鈺的小臉。方鈺的臉雖然不白,但透著緋紅,而且捏上去軟軟的,滑滑的,還有彈性。顧晴閑不住的小手就喜歡捏方鈺的臉頰,有的時候一邊捏一邊說:“方鈺,你的臉好軟啊,肉肉好可愛啊,和小豬一樣。”顧晴一想,既然方鈺的臉像小豬一樣,而且方鈺已經是小豬頭了,倒不如再加一個“肉”,變成“豬頭肉”,更具有代表性。顧晴把自己的想法一本正經地告訴了方鈺後,方鈺差點被她氣得背過氣去。而我們可愛的顧小懵卻傻乎乎地叫著她“豬頭肉”。

顧晴是方鈺的“顧小懵”,方鈺是顧晴的“豬頭肉”。

很多年後,顧晴再想起當時這兩個外號,都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