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八章(2 / 2)

洪寶強歎了一口氣,問道:“湘軍兵力部署如何?”

“前線倒沒什麼大的變化。”安三道,“主要是跟我們的軍事分界線上,其中最精銳的部隊都駐防在濮陽,鶴壁一線,兵力約三萬上下,與我禁衛軍第二軍對峙。”

“你不是說曾國藩增兵麼了?都派到哪了?”洪寶強問道。

安三道,“今年五月開始,河南就在征募青壯編為新軍,不過據臣手下的探子訪查,這批軍隊訓練不足,武器缺少,湘軍沒敢把他們用在陣地上,放在黃河一帶駐防,既可以訓練又在等待裝備新式火器。”

洪寶強思考了一會,道:“如果我們要拿下河南,擊潰曾國藩的部隊,需要動用多少人馬?我們可以調動的人馬有多少?”

“我們可以調動的人馬,現山東境內隻有陛下的第一軍的一營和三營,其中濮陽前線的兵力約一萬餘人,另外,淮北駐防有禁衛軍第四軍,訓練隻有五個多月,沒有多少戰鬥力。”

洪寶強輕輕點頭,對門外的警衛道,“把地圖拿進來。”

沒一會警衛將地圖拿來,洪寶強鋪開道,“河南有七萬湘軍,你算算咱們要出動多少部隊,才能把這部分湘軍拿下?”

安三想了想,道,“臣以為河南之事,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洪寶強頗感驚訝道,“你詳細說說看。”

安三點了點頭,“自從陛下率軍攻破北京後,天下督撫各自為政,自己當家作主自然有銀子撈,如果效忠陛下,可就受人管製了。”

洪寶強恍然大悟,“聽你這麼一說我才明白,原來那些地方官是想自己當家作主啊!”

“陛下所言甚是,有道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尾,就是這麼個道理。”安三說道。

洪寶強一拍桌子,道,“我還納悶呢,這些河南老鄉怎麼糊塗呢!現在北方大事已定,他們既不說降,也不言戰,我還以這是他們的韜略,想不到居然是為銀子?果然是財帛動人心啊!”

就在整個北方因為禁衛軍的大勝而沸沸揚揚的時候,洪寶強派往普魯士的外交使團悄悄出發。

這次帶隊使者的人選頗為令人頭痛,出使象普魯士這樣的國家當然不能草率從事,根據洪寶強的意思,這個的目的是直接和對方的皇帝說話,那這個官品等級自然就不能太低,但也不能太高,太低了的話權力太小,很多事情無法作主,而太高了的話似乎也不太合適,顯得有些卑躬屈膝,折了太平天國的臉麵。

經過一番爭執,最後洪寶強拍了板,這個使者的等級說大不算大,說小不算小,能夠拿一些主意,但也不算很高級的官員。

他這次出使普魯士的任務主要可以分為兩大塊,一大塊是正式和普魯士帝國建立國家級外交關係,一大塊就是在對待洋人上達成兩國共識,而洪寶強的意思是要求普魯士在禁衛軍與英法等國聯軍的戰爭中保持中立,其次就是在武器裝備問題上締結親密的軍事同盟,作為回報,禁衛軍將派出采購團赴歐洲采購大批軍火武器和開展雙方其他領域的貿易。

就洪寶強來看,這次出使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普魯士應該會馬上統一德意誌帝國,這個時候和德國拉上關係,對禁衛軍,對他自己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臂助。

禁衛軍上下關於河南北部和山東南隅的問題上達成共識,實際上就現在的情形來看,禁衛軍想要使山東安徽這兩塊地盤連成一片,非把這塊地方拿下不可。

這次禁衛軍的調兵遣將搞得轟轟烈烈,臨近河南的幾個州府有點人心惶惶,但也擺出一副決戰到底的架勢,絲毫不懼禁衛軍。

此刻禁衛軍已經放出了風聲要奪取山東和安徽之間的地塊,擺在洪寶強麵前的難題就是派誰為主將,調動多少部隊,才能輕而易舉的把這個問退解決了。

照眼前這個敵情來分析,根據估算,出征的部隊大概控製在一個軍左右就足夠了,洪寶強擬定禁衛軍第三軍為主力,總兵力約一萬六千人,武器裝備一應俱全,加上一個炮兵營,火力可謂是空前強大,估計攻克河南境內的那塊地的不成問題,唯一可慮的就是曾國藩的湘軍,湘軍在河南駐軍七萬多人,能讓禁衛軍輕鬆的把地盤連成一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