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1978年短篇小說《最後一個早晨》發表於《解放軍文藝》第8期,是為“處女作”,稿費10元。

影評《評》發表於《人民電影》第9期。

1979年2月退伍,回河南,被分配到商丘地區計劃建設委員會工作,當打字員、辦事員,業餘時間進行小小說創作。

1983年《“書法家”》發表於《南苑》第3期,轉載於《小說月報》第8期,是為“成名作”,後被百多家報刊轉載,並改編為電視短劇,列為高考試題,譯介至海外。

1985年調《商丘日報》社工作,業餘時間進行創作。

1990年參加“信陽湯泉池筆會”。

1991年第一部小小說集《巴巴拉拉之犬》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永遠的陽光》發表於《洛陽日報》6月16日,轉載於《小說月報》

第9期。

1992年《老師三題》(《重心》《鞋樣》《蠻音》)發表於《河北文學》第3期頭題,轉載於《讀者文摘》第8期,其中《重心》轉載於《小說月報》

第6期。

1994年《紅蠟燭》發表於《百花園》第9期,轉載於《小說月報》第12期。

1996年《高等教育》發表於《文彙報》2月4日,轉載於《青年文摘》《讀者》《女子文摘》《大河報》等,被選入大學語文教材。

1997—2000年到河南省民權縣掛職,在黃河故道體驗生活,寫出和發表了多篇反映當地風土人情和人民生活的作品。

2001年小小說集《沉在水底的房間》出版。

2002年被中國作家協會創聯部授予“中國小小說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中國算盤》發表於《百花園》第4期,轉載於《小小說選刊》第12期,並獲2004年度全國小小說評選一等獎。

2008年第三部作品集《高等教育》入選東方出版社出版的“最具中學生人氣的微型小說名作選”叢書,被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

2009年中篇小說集《盤子裏的樹》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