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月餘,就禮於盧氏。傷情感物,鬱鬱不樂。夏五月,與盧氏偕行,歸於鄭縣。至縣旬日,生方與盧氏寢,忽帳外叱叱作聲。生驚視之,則見一男子,年可二十餘,姿狀溫美,藏身映幔,連招盧氏。生惶遽走起,繞幔數匝,倏然不見。生自此心懷疑惡,猜忌萬端,夫妻之間,無聊生矣。或有親情,曲相勸喻。生意稍解。後旬日,生複自外歸,盧氏方鼓琴於床,忽見自門拋一斑犀細花合子,方圓一寸餘,中有輕絹,作同心結,墜於盧氏懷中。生開而機之,見相思子二,叩頭蟲一,發殺觜一,驢駒媚少許。生當時憤怒叫吼,聲如豺虎,引琴撞擊其妻,詰令實告。盧氏亦終不自明。爾後往往暴加捶楚,備諸毒虐,竟訟於公庭而遣之。盧氏既出,生或侍婢媵妾之屬,暫同枕席,便加妒忌。或有因而殺之者。生嚐遊廣陵,得名姬曰營十一娘者,容態潤媚,生甚悅之。每相對坐,嚐謂營曰:“我嚐於某處得某姬,犯某事,我以某法殺之。”日日陳說,欲令懼己,以肅清閨門。出則以浴斛覆營於床,周回封置,歸必詳視,然後乃開。又畜一短劍,甚利,顧謂侍婢曰:“此信州葛溪鐵,唯斷作罪過頭!”大凡生所見婦人,輒加猜忌,至於三娶,率皆如初焉。
【譯文】
唐代宗大曆年間,隴西有個名叫李益的書生,二十歲時就考取了進士。
第二年夏天,為參加吏部的複試,到了長安,租了間小房子住下來。李益出身書香門第,從小就極聰明並富有文學天賦。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已很受文學界名人的賞識。他一心想尋找一位美貌的女子作伴侶,可找了很久,還沒碰上個如意的。長安城裏有個出名的媒婆,叫鮑十一娘。她生就一張善於花言巧語的伶牙俐齒,擅長撮合男女之事。她受李益的托付並收了送她的許多財物後,便留心幫李益找個才貌出眾的女子。幾個月後的一天,李益吃過午飯正在院子中乘涼,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一問是鮑十一娘,他趕忙跑到門口迎接,問道:“今天什麼風把你吹來了?”鮑十一娘笑著說:“書呆子,可否做了什麼好夢沒有?我打聽到一位仙女降臨人間,不圖錢財,隻想找個風流男子。這樣的人和你在一起,豈不正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設嗎?”李益聽了,高興得要跳了起來。他一把拉住鮑十一娘的手,邊行禮邊道謝說:“太感謝你了!隻要是長得漂亮,我甘願一輩子伺候她。”接著,便急著問那女子的姓名、住址。鮑十一娘說:“她是已故的霍王的小女兒,叫小玉。她的母親淨持,原是霍王所寵愛的一個侍女。霍王死後,家裏人嫌她母女二人出身低賤,便分給些財產,把她們趕出家門。小玉人長得十分美麗,而且詩書琴棋樣樣精通。昨天,她母親托我給小玉尋個才貌雙全的郎君。我提到了你,她們也都知道你的大名,覺得很合心意。她們就住在勝業坊古寺小巷。已約好了見麵的時間。明天中午,你到小巷口去,那時會有一個叫桂子的侍女在那兒等你。”鮑十一娘走後,李益便準備起來,晚上高興得連覺都睡不好。
第二天正午,李益到了約定地點,果然看見一名侍女在那裏等候。接上頭後,侍女便帶李益來到小玉家中。進了中門,鮑十一娘已引著淨持走下台階來迎接了。回到正房中坐了下來。淨持已有四十多歲,但仍很有風姿,談吐也很優雅。她對李益說道:“早已聽說李公子是個風流才子,今日相見,果然如此。我的女兒小玉,雖不算是很美,但也說不上難看,若能跟你相配,倒也很合適的。”李益謙遜地答道:“我是個極普通的人,如能承蒙您看得上的話,那是我的福氣了。”淨持讓使女們端上酒菜,叫小玉也出來陪著。李益一見小玉來了,忙起身相迎。小玉眼波一轉,神彩照人。見禮後,她便坐在母親旁邊。淨持對她說道:“平日裏你最愛念的‘開簾風竹動,疑是故人來’,就是這位李公子的寫的詩句呀!你整天吟誦想念,怎比得上當麵一見呢!”小玉低下了頭,臉上堆滿微笑,輕聲說道:“見麵不如聞名,才子怎麼會不漂亮呢!”李益聽後,忙起身向她施禮道:“小姐愛的是才,我重的是貌。如今兩好相配,才貌雙全了。”幾句話,說得母女倆對視一下,都會心地微笑起來。說到高興處,大家一起舉杯。吃完酒,已是黃昏時分了。鮑十一娘於是帶著李益到西院裏去休息。
一會兒,霍小玉來了。她言事溫和婉轉,體態妖豔無比。晚上,兩個人極其親熱。到了半夜,小玉忽然傷心起來,並流著眼淚對李益說道:“我命不好,流落為歌女,明知道是配不上你的。因為現在還有幾分姿色,才得到你的喜愛和眷戀。恐怕有一天我老了,你的愛情就會轉移,說不定會把我遺棄。到那時,我還能指誰呢!想到這許多,所以十分難過。”李益安慰道:“我死也不會拋棄你的。你何必要說這泄氣的話呢?請你拿出塊絹子來,把咱們的盟約寫上。”小玉停止哭泣,取出筆硯來。李益一會兒就寫好了。小玉收好,藏在匣子裏。從此,兩人相親相愛,日夜廝守在一起。到第三年的春天,李益在吏部複試完了,經過評定合格,出任鄭縣主薄。臨去上任前,小玉的心中滿是離別的悲苦和憂愁。她對李益說:“憑著你的才學和官職,愛慕你的人一定不少。你這次前去,一定會愛上別的人。你盟約中的話,不過是一時興起罷了。但我有個小小的願望,不知道你想不想聽?”李益顯出吃驚的樣子說道:“不知有什麼事叫你傷心了,為何說出這樣的話來?你有什麼話,隻管說好了。”霍小玉說:“你今年二十二歲,我隻希望你到三十歲的時候,再選個名門閨秀,締結良緣。到那時,我就削發為尼,永遠脫離塵事。”李益聽了,不禁流下淚來,並對小玉說道:“同你白頭到老,我還覺得不夠呢,怎會產生別的想法呢!請你放心,到八月間,我一定派人來接你到我那兒的。”就這樣,幾天以後,李益與小玉道別,趕往鄭縣上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