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勤雜工與百萬美元(2 / 3)

好像是一無所獲。

副經理雅各布斯提了提神,走到近旁說道:

“羅迪,我知道你很累了,本來不想說,但還是有個事情要拜托你!”

羅迪·霍爾姆斯麵無表情地站起身來,臉上疑雲密布,那表情分明是問:“去哪裏,你要說什麼?”

“來,先坐下。”副經理笑眯眯地說道,“我們就不出去談了。你可以靠在椅子上,隻要動動嘴就行了。還是那個維爾·詹金斯的事,你再從頭開始詳細給我講講。那件事我了解得還是不太清楚,想和你這個最早聽說的人聊聊。你到了那家銀行後,都看到了些什麼,聽說了些什麼?最關鍵的是別漏掉那個雜役。我就在這裏一字不漏地聽。怎麼樣?”

“在瘋狂地收集素材時,難免會有些疏漏,再係統地聽聽一線記者帶回的信息,也好再理理思路。”雅各布斯心裏盤算著。說不定會出現能夠確定黑社會與雜役維爾有什麼瓜葛的線索。

社會部青年記者羅迪·霍爾姆斯身材頎長,麵容憔悴,在報道治安方麵的記者中享有盛名,是人人都知道的狠角色。此時,他身陷椅中,兩腳交叉著架在旁邊的辦公桌上,點燃煙頭,開始了有關“勤雜工與百萬美元”的話題。疲倦已飛得無影無蹤了。

那是正午時分的事情,路堡銀行給警局打來電話,我像往常一樣溜達到了刑警辦公室,想知道又發生了什麼事情。看來有點不對勁,這電話是打給局長的,可能發生了什麼大事,我有這種直覺。銀行直接把電話打給了局長,一定是發生了跟別人不好說的大事。此刻,局長的車子已經發動了,我做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也上了車,跟著一隊刑警來到了路堡銀行。他們顯然是搞錯了,把我也當成了警局的人,不吭聲地把我讓了進來。

一切,出奇的安靜。

穿過有著一排排接待窗口的勤務室,我們被讓到了裏麵的董事長辦公室。董事長薩米爾森此時正被一群銀行幹部和兩個私人偵探圍著,不知在幹什麼。他們圍站在薩米爾森那張大號的馬霍格尼寫字台周圍,表情悲壯,像是在等待世界末日似的等待著最終判決。

寫字台後麵坐著一個有著金幣般冰冷的目光、威嚴而倔強的老頭,這就是薩米爾森。那老頭像是很痛苦,緩緩地開了口,事實上他真的很痛苦:

“本行遭遇了巨額盜竊,事情就是這樣……”

那可是一百萬美元,被整整齊齊地拐走了。什麼時間?誰會做這樣的事?為什麼?薩米爾森對此沒有任何預感。發現被盜的是一個叫貝卡爾的出納員。那天中午剛過十二點五分,貝卡爾來到存放現金的地下金庫,發現原本放置一萬美元一捆的架子空了一層,於是大叫了起來。

差不多半小時前,貝卡爾和其他出納員來的時候,那些鈔票還原封不動地碼放在那裏。緊急查對賬單和賬簿後,證明那筆錢肯定不會劃撥到其他地方。哎呀,一定是有賊溜進了地下金庫!看來隻能這樣考慮了,而且,這個賊肯定是來自銀行內部的。

銀行出了內鬼!誰都在這樣想。

能立刻把那家夥揪出來就好了!

盜竊巨額現金雖是重大事件,但事情的經過應該是簡單的。警方從一開始就是這樣認為。

直到此時,薩米爾森、各位部門經理、私人偵探仍固執己見地認為銀行內部沒有值得懷疑的人。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句法國警界的格言不就變得很滑稽了嗎?

“在沒有抓到真正的案犯之前,任何與案件有關聯的人,無論其地位高低、出身貴賤,都是本案的嫌疑人。”

於是,警察開始了對以薩米爾森為首的銀行職員和其他雇用人員的逐一盤查。總經理、副總經理、現金組、出納組、賬簿組、打字員、事務人員,每個人都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盤問持續了兩個多小時,令人沮喪的是,直到問完這些人,那個可疑的家夥也沒有被發現。

“把勤雜工都給我叫來!”局長嚷道。

其實,就算是有人懷疑銀行有內鬼,誰也沒有把勤雜工考慮在內。一個小孩子能拿走一百萬美元?這也太不靠譜了。但是,聯想到那句格言:任何與案件有關聯的人,無論其地位高低、出身貴賤……

最終,六個雜役被叫了進來。這幾個孩子陰沉著臉,規規矩矩地在局長麵前站著,一問三不知。哎!薩米爾森覺得有點怪:一共有七個雜役,怎麼隻出來了六個?

有一個被點了名而沒有應答。這個人就是維爾·詹金斯。

即使到了此時,還是沒有誰覺得勤雜工維爾有什麼不對勁。大家很快就把維爾的事情忘了,繼續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分析著這件事,聽到局長表示最好把維爾找來時,薩米爾森竟笑出了聲:

“維爾可是模範雜役,莫非這孩子會盜走一百萬美元……”

“不能這麼說。我倒是挺想見見這位模範雜役。”

局長堅持著。

這樣才查了一下,有人說維爾出去吃午飯還沒有回來。

午飯吃了兩個多小時?

這回是局長笑了:

“這可不像是模範雜役所為呀,我更想見見他了。”

薩米爾森立刻吩咐人去維爾常去的附近的小餐館去找,

結果,他今天根本就沒有去吃午飯。啊哈,是這麼回事吧!一個百萬富豪本來就不應該去這種寒酸的小飯鋪。他家裏的人可能知道點什麼吧!電話打了過去,是他的母親接的,“維爾不是在銀行嗎?”對方反問道。

越來越不對勁了,他叫來門衛,問道:

“看到維爾外出吃午飯了嗎?”

這是一個穿著灰色製服、佩戴銀行徽章的門衛,一臉嚴肅,像是在努力地挖掘著記憶:“他像往常一樣,十二點時從我的身邊走過,大概是去吃午飯了吧。”“他沒拿著什麼東西嗎?”“好像是拿著一個報紙包。我想可能是拿著從家裏帶來的三明治盒飯,到小飯鋪再要杯牛奶一起吃吧。”至此,“勤雜工與百萬美元”終於有了端倪了。再把與金庫有關係的人一起叫來!

佩吉和愛費魯德,這兩個會計異口同聲地表示,他們看到了正從金庫裏向外走的維爾,因為他們的辦公桌正對著金庫的大門,所以這個證言是可信的。

那麼,案犯肯定就是勤雜工維爾了!

另一個叫凱羅什的會計也證實,他看到戴著鴨舌帽的維爾,腋下夾著個不大的報紙包,走在從金庫回來的路上。看來所有證言都指向了維爾。關鍵是時間點完全吻合。

美元現鈔是在十一點三十分到十二點稍過這段時間裏失竊的,而該時段裏進出過金庫的隻有維爾一個人!接著,他就走出了銀行。

也就是說,維爾帶著小報紙包走出金庫,然後就消失了。

最讓人困惑的地方,恰恰就是那個“小報紙包”—若將一百萬美元紮起來的話,體積會相當大。因此,警察讓人拿來一百萬美元紙幣,摞好了緊緊捆紮,結果正好跟飯盒一樣大。

無論是門衛,還是凱羅什,都堅稱維爾帶出銀行的就是那般大小的東西。

“應該沒有共犯和教唆者。”羅迪·霍爾姆說道,“那孩子可能是有事進了金庫,恰巧看見那些現金。大家都說銀行應該把雜役與現金分開,以避免這種偶爾的誘惑所導致的衝動。”

平日裏,誰也不會過多關注雜役。勤雜工們夾著包裹匆忙地在銀行內穿梭,這是四季不變的風景。有的觀點認為這樣的景象造成了罪犯容易得手的結果。如果正趕上午飯時間,維爾大大方方地走掉是不會引起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