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虎牢關外將與卒(1 / 2)

大軍開拔了,不過一天時間,便從洛陽郊區急行軍走到了虎牢關外。

駐紮完畢後,王喬鬆獨自走了走出營帳,躺在一個山坡上,望著下方雄偉的虎牢關。

雖然天已經黑的不能在黑了,可是依舊可以從皎潔的月光,以及零星的火堆的光中,依舊可以看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虎牢,關是那麼巍峨,那麼雄壯。

不過王喬鬆看上去很不高興。因為王喬鬆想去一線部隊從最基層的小卒做起。

王喬鬆相信以自己超越這個時代兩千年的手段肯定能闖下一番名堂,指不定還能招收幾個小弟。

可是呢,現在卻成為一名親兵。

想要上陣殺敵?想多了兄弟,親兵都是護衛自家將軍,自己可以死,將軍卻不容有失。

不過真到那種情況,有兩種可能。第一:自己這邊的軍隊被擊潰;第二:敵軍被擊潰,將軍想親手斬敵。

“怎麼啦?看你的樣子很不高興唉?”不知什麼時候將軍來了。

咦!這不是那位白衣書生嗎?怎麼穿上盔甲了?

咦!一身戎裝的樣子還頗為威武勒。

“將軍,我想去前線。”王喬鬆和這位白衣書生也是相識時間不斷了,知道這位將軍的脾氣。

這位將軍不是別人,正是左中郎將皇甫嵩之子皇甫利。

皇甫家族起於邊疆涼州,世代為將,皇甫嵩之父節久為邊將,曾任雁門郡守,其叔皇甫規則是“涼州三明”之一,曾任大司農,也曾開館立學十四年,教授無數門徒。

在這種文武雙全的家族中走出來的自然也是文武雙全之才。

此次出征皇甫利隸屬皇甫嵩,統領三河騎士,任驍騎遊擊將軍。

而王喬鬆便是這位驍騎遊擊將軍的親兵。

兩人在洛陽西部尉府衙相識,別的參軍者是回家等待集合的訓令,而王喬鬆則一直與這位皇甫將軍呆在一起。

“王木,這裏便是前線啊。”皇甫利也躺下了,就算是鐵打的漢子,經過一天的急行軍也會累垮吧。

“將軍你就別糊弄我了,軍中的老卒都跟我說了,親兵是沒機會上戰場的,因為他們還得伺候將軍。”王喬鬆有氣無力的說道。

“我們所有兵力加起來不過十萬,而且有一半是新兵,反觀黃巾軍號稱百萬大軍,你說這仗怎麼打?”皇甫利心無波瀾的說道。“別說我的親兵了,就連左中郎將都有可能親自上陣殺敵。”

皇甫家族治軍嚴格,軍中沒有父子兄弟,隻有將軍士兵。所以皇甫利稱皇甫嵩為“左中郎將”。

“那你們為啥還要領兵出征,皇甫家族為大漢立下了赫赫戰功,不為將也沒人把你們怎麼樣。”王喬鬆很輕鬆的將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

“正如你所說,大漢養士四百載當仗義死節。皇甫家族願為天下士人做榜樣。”皇甫利似乎很不想討論這個問題。

皇甫家族也確實做到了這些,據王喬鬆所知,此次出征皇甫家族派出來的子弟足有數十人。看樣子,皇甫家族要與大漢共存亡。

除了皇甫利為將軍外,其餘都是屯長、隊率之類的基層軍官。這樣的身份注定他們將奮戰在一線,到戰爭結束不知道能有幾人能安全回家。

想到這裏王喬鬆明白皇甫利為啥不願討論這個話題了,皇甫氏為大漢付出太多了。

“我看也不隻是這個原因吧。”王喬鬆依舊是一副輕鬆的樣子。“除了皇甫氏子弟,別家士族子弟我是一個都沒看到。”

“皇甫家族似乎是被整個士族所拋棄了!”

皇甫利張開嘴想要反駁,卻被王喬鬆打斷。

“也可以這樣說,士族從來沒有容納皇甫氏,對士族來說皇甫氏就是一柄利刃,他們不希望你們踏入廟堂,他們希望你們永遠在軍中,然後等待他們的召喚,隨時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