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克魯索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所作小說《魯》的主人公。他出身於中產階級,他父親常用知足常樂的哲學教育他,要他滿足現狀,不要出海。但海外的世界似乎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誘惑著他,他雄心勃勃,決心舍棄安逸舒適的生活出海遠航。第一次出海他幾乎淹死。第二次出海,又被海盜擄去,逃出後在巴西發了財。但他仍不死心,經另人提議,再次出航,結果滯留海島。28年的孤島生活阻止不了他繼續冒險。這種勇於進取的冒險精神,表現了當時新興的資產階級不滿足於現狀,要開拓世界、占有世界的欲望。
故事中關於魯濱孫在荒島上經曆的描寫是全書的精華。作者把魯濱孫描繪成充滿勞動熱情的人,他憑著自己頑強不息的勞動與大自然做鬥爭。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絕望情緒之後,立即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鬥爭中,他從擱淺的破船上取走了幾乎所有可以取走的東西。他靠著自己的雙手,靠著智慧,利用船上留下的簡單工具,克服無數困難,為自己的生活創造了條件。他又挖鑿山洞,修築柵欄,馴養山羊,種植穀物,製造獨木舟,燒製陶器,加工麵粉,烘烤麵包等,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富裕”。(最後他竟然有了自己的種植園、牧場、兩處住所、許多家具,甚至還建立了一個包括狗、貓、羊、鸚鵡在內的熱鬧家庭。)
他每做一件事都要花費很多勞力和很長的時間,但他失敗了再幹,從不氣餒。這種征服自然的無限勇氣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使魯濱孫的形象產生了巨大的藝術魅力。作者借此歌頌了資產階級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強調了個人的聰明和毅力。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