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真人執掌明律峰,自是比旁人知道的更細致些。
“不行!幽冥為神兵豈能被輕易鎮壓,況且這等凶器置於我上明宗內終是不妥。”時真人又道,“幽冥現世,所牽涉並不止我上明一宗一派。千年前,青冥出世時,道門各宗便聯合抵禦妖魔,如今亦未嚐不可。”
殿內一片安靜,遊真人略一思忖,視線自諸人一一掃過,隨轉向殿外,心中已有決斷。
當此時,身後傳來一道聲音。
“或許事情還沒有到那個地步。”雲禾說道。
千年前各宗聯合抵禦妖魔橫行,遊真人欲效仿千年前各宗所為,雖還沒有宣告眾人,從他神色間,雲禾便已經知道他要這樣做。但他不這麼認為。
“雲師弟有何見解?”
諸峰真人皆疑,紛紛將視線轉向雲禾,神色莫名。對於這位師弟,諸真人所知不多。
六年前,起真人攜一少年雲遊歸來,那少年年方十二三便已道心初成,資質倒算頗佳。不久,起真人昭告諸峰,將明吾峰主之位傳給那少年,諸峰真人雖心有不殆,倒也沒有違逆師長的意思。數年間,雲禾日日挑水劈柴,看書練字,碌碌於俗物,全然沒有修道的心思。眾真人除了心下惋惜,感歎他不思進取之外,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未多言。直至半年前,青禾入明吾峰後,雲禾還是那般不思修道,遊真人時真人方起了勸告一二的心思。
道之一途漫漫無止境,人生不過區區百載,哪堪任光陰磋磨,白首方悔。
作為上明宗千年間第二位飛升的長輩,諸峰真人從未懷疑過起真人的眼光,所以諸真人很好奇,這位論年紀都當得上自己徒孫的小師弟,有何見解。
雲禾道,“要破解當前的局麵,不過二字——青冥。”
心劍青冥,魔劍幽冥。莫非二者當真有何關聯?
雲禾繼續道,“心劍魔劍本是一對。心劍主守護,魔劍主攻伐。若兩劍單一出現自是沒有辦法。但青冥千年之前便現身世間,若能尋得,便可解其中因果。”
此乃秘聞,眾真人聞所未聞。
華真人道,“雲師弟此言當真。”
雲禾回道,“老師飛升之際方告知於我,想是不假。”
那日在齊觀殿,起真人以道法傳音,唯有雲禾一人知曉。
“徒兒,初見你時我便有言,你福緣深厚,卻也背負了大因果。你夢中所見亦真亦假,關鍵在你如何取舍。”
“今日為師羽化,天機牽引之下本欲替你推演一二,解你心中困惑。如今看來確是不行了。”
“這是為何?”
“天機不能泄,不可泄。”
“若你有朝一日修至羽化,或能明白其中緣由。”
“徒兒,幽冥降世,將帶來滅世之災。你需早日尋得心劍青冥,切記,切記。”
……
原來是這樣啊。起真人為上明宗千年來,第二位羽化仙人。諸峰真人自不會懷疑其箴言。
那麼,現在問題的關鍵便是,心劍青冥在何處?
千年前心劍現世,引各方際動,後來下落不明。諸峰典籍對於當年之事皆有記載,卻唯獨沒有記錄心劍下落,想是宗內先輩亦不知其所蹤。
時真人道,“那師叔可說了青冥,現在何處?”
雲禾道,“老師隻讓我去尋,並未說在何處。”
不知在何處,怎麼去尋?諸峰真人心想。
遊真人沉默片刻,看了看雲禾,又將視線轉向青禾,似有所悟,“師叔既然這般說,自是有他老人家的道理。隻是雲師弟可有什麼打算?”
雲禾道,“我想下山。”
未說歸期,自是沒有想過回來。
這便是雲禾來此的目的。當初入明吾峰,是為了解前世宿緣。如今,心願已了,自是該離開。青禾已入上明宗,離別之際,也因與宗內長輩道別。
時真人道,“不可。”
尚真人道,“不可。”
華真人道,“師弟可要三思。”
明吾峰向來弟子不多,起真人一生也隻收了雲禾為徒,並將峰主之位傳予他。若雲禾此去不歸,明吾峰便斷了傳承。雖說明吾峰一脈還有青禾,但看這形勢,她也沒有留下的意思。遊真人作為上明宗掌門,這等關乎一脈傳承之事,自然要慎重而決。
“雲師弟,師叔既已有言在先,我自不會留你。師叔一生鮮少收徒,嫡傳弟子更是僅你一人,若你此行不歸,師叔一脈豈不是要斷了傳承。師弟當因三思而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