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前奏】

你有沒有自己種過花?在某一天往土裏撒一把小小的種子,澆水、施肥、鬆土,日複一日,然後開始漫長的等待。

前三五天,會終日掛念,時不時盯著那空空的花盆糾結一陣,內心洶湧翻騰,總忍不住念叨“怎麼還不發芽,開花呀!”

時光漸逝,帶走我們多餘的盲目與熱情。然後在你把等待當作慣性,並不心心念念結果的某一天,嫩綠的芽破土而出,分枝散葉,開花結果。

跨越了時光的長河,可也終於渡到了我們眼前。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愛情與種花,吃豆腐有異曲同工之處吧,急不得、慌不得。

肥施多了,種子得燒死;豆腐吃太燙了,就得把自己燙死,至於愛情急了呢,我這有個例子:

小女雖無沉魚落雁之姿,閉月羞花之色,可也五官端正,麵容清秀。

話說大一剛入學那會兒,因為大部分高中同學都各奔西東了,所以碰上個校友就倍感親切,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激動與興奮。

L兄就是這麼一個故知,開學時接待我們的義工學長,看起來一表人才,笑起來如沐春風,當然對待學妹也相當地熱情。當時,我還隻沉浸在遇上大好學長的喜悅中,腦子也慢了半拍,本著禮尚往來的原則待他很是友好,還帶著室友浩浩蕩蕩一夥人蹭過飯吃,以至於等到人家在樓下樓下擺起鮮花和蠟燭大唱《今天你要嫁給我》時才恍然大悟,驚出滿身冷汗,嚇起一層雞皮疙瘩。

然後我開始想方設法遠離他,拒絕他,幸好人類都不喜歡沒有回報的投資,死纏爛打碰壁幾次後他也果斷尋別的芳草去了。

我鬆了很大一口氣,心裏的愧疚也就蕩然無存了,也許他隻是寂寞久了需要個同伴而已,可以是任何人。

這就是所謂的“阿倫森效應”: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減少的人或物。

也就是說如果L君堅持一個美好善良的學長校友形象日複一日地對我好,沒準我就成了未來的L夫人。

古人告誡我們:欲速則不達。因為你跑得太快不久就會體力下降慢下來,甚至停了腳步。

我雖是個立誌要繼承先人優良傳統的好孩子,知道守得雲開見月明,可古人誠然未曾教導小的要如何控製自己的心緒。

聽著葫蘆手機裏的錄音,我臉紅了又白,白了又青,赤橙黃綠青藍紫統統過了一遍。

“這是我說的?“我忍著咬舌自盡的衝動問道。

她們點了點頭,鏗鏘有力地齊齊劃下一道弧線。

這不可能!不是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麼,我昨天從桃桃那裏回來就一直呆在圖書館自習來著,絕對滿腦子裝的都是弗洛伊德和國際貿易理論。

怎麼會在夢裏叫安暖的名字呢?

還叫得輕聲細語,像個情竇初開的女孩,誠然我確實情竇初開,可也沒覺得自己還有如此“矯情”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