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轉戰歐洲 第一百一十一節 奧格斯堡戰役(二)(2 / 2)

這種戰術被稱為散兵線戰術,布裏昂依稀記得是在曆史上的1870年普法戰爭時才被歐洲陸軍廣泛推行。目前能運用上這種先進戰術的,也僅僅隻有布裏昂的萊茵軍團而已。

在接下來的近三十分鍾當中,那些奧地利士兵的命就跟不要錢似的,一個接著一個拚了命的向前衝鋒。然而很大一部分步兵還沒有能接近法軍一百五十米的時候就已經死在了持續不斷的炮火當中,這使得傷亡慘重奧軍不得不向後撤退然後重整隊形。當然,也有一些奧軍騎兵衝到了法軍陣前,但是麵對刺刀密布的步兵方陣,還沒有砍死一個人呢,自己先被打成了馬蜂窩。

8點左右,伴隨著加榴炮的轟擊,法軍三個師六萬餘人正式向阿爾文齊部的奧軍發動大規模衝鋒。本來加榴炮的威力已經把毫無心理準備的奧軍給打蒙了,而法軍步兵統一裝備弗格森步槍射速快,精準度高,射程也至少在180米以上。這便使得奧軍的步兵,還沒有達到滑膛槍80米射擊範圍之內就死在了法軍的槍下。

正麵戰場由貝爾納多特的第一師負責,而納拉師團、儒貝爾師團則分別迂回至阿爾文齊部兩側發起猛烈進攻。本來就算是貝爾納多特的第一師就足夠奧軍喝一壺的了,奧軍哪裏還有實力能擋住法軍三個師從不同方向的同時進攻?在法軍的包抄戰術以及炮火支援下,不少奧軍部隊都已經接近崩潰。

很快,至上午10點左右時,戰場局勢為之一變,原本奧法兩軍的勢力製衡的對陣,現在卻演變成了一場包圍圈內的殲滅戰。而這場戰鬥的主角戲劇性的由奧軍轉變成為了法軍的主動進攻。激烈的戰鬥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奧軍就損失了五千多人。

看著現在奧軍節節敗退,已經陷入要被圍殲的處境,阿爾文齊元帥真正的傻眼了。他原本也隻是以為對麵的法軍雖說人數上多了一點,頂多是一支不入流的駐軍部隊,迅速殲滅這支部隊應該不成問題。但是阿爾文齊直到看到這支部隊的恐怖戰力和奧軍逐漸敗退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就是法軍的主力部隊,而且人數遠比他預想到的要多得多。

等到想要把軍隊從戰場上撤出來的時候,阿爾文齊這才追悔莫及。法軍的態度非常明確,這一戰明擺著就是奔著全殲奧軍的目的去的,無論是戰場推進速度還是火力都在奧軍兩倍以上不止。不但是部隊衝不出去,幾乎每十分鍾就會有上百奧軍喪生。

“他媽的,四周都是法國人。”阿爾文齊憤怒的將望遠鏡摔在了地上:“快,快派人去通知是施瓦岑貝格親王,他的部隊離我們隻有二十多公裏,趁著我們還有力氣抵抗,快讓他的部隊趕過來。”

“這。。。。這個,元帥,我們已經派了幾波士兵突圍,可是。。。。。”一旁的副官哆哆嗦嗦的回答道:“可是都死在法軍輕騎兵的刀下了,根本無法突圍出去。”

剛說著,一顆榴彈突然穿過,在阿爾文齊身後的警衛排那邊爆炸,一時間血肉橫飛,好在有副官和幾名士兵用身體保護了阿爾文齊,以至於阿爾文齊隻是受了一點輕傷,而其他人當場身亡。

然後相比於奧軍的慘象,法軍則相對輕鬆一些,戰爭進展的也極其順利。布裏昂在戰鬥開始後,親自坐鎮第一師督戰,因此法軍上下士氣一片鼓舞。

“報告司令,第一師第一步兵旅七千餘名士兵已經擊潰了奧軍一個步兵師,擊斃五千餘人。”

“司令,儒貝爾師團全殲奧軍一個騎兵旅,殺敵兩千餘人,俘獲校級軍官四名。”

“我軍納拉師長親率五千名騎兵深入敵陣,一舉擊斃奧軍四千餘人,繳獲軍旗兩麵,大炮三門。”

布裏昂在望遠鏡中看到了奧軍堆積如山的屍體和一麵又一麵的倒下的旗幟,在法軍乘勝追擊的軍樂聲中,布裏昂可以確信奧軍主力已經徹底的崩潰了。“傳令給納拉他們,告訴他們的士兵別顧著搜集屍體上的戰利品,收縮包圍圈,絕不放過一個奧地利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