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轉戰歐洲 第一百一十節 奧格斯堡戰役(一)(1 / 2)

此時在金茨堡的萊茵軍團指揮部內,就天網組織連夜送過了的絕密消息,布裏昂立刻明白了目前的戰略事態的嚴重,並在第一時間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

在將天網特工傳達情報的小紙條給萊茵軍團高層將領簡單的瀏覽之後,布裏昂敲了敲桌子說道:“這是天網滲入奧軍而得到的準確消息,既然大家對於目前奧軍下一步的動向都有了大概的了解,那麼就讓蘭帕德上校給大家分析一下目前的情況。”

“什麼。。。是,屬下明白。”坐在麥克唐納後麵一排的蘭帕德聽到了布裏昂的話語顯得極為詫異,但是在猶豫了幾秒鍾之後還是不慌不忙的接過了教鞭,極為鎮定站在了布裏昂等萊茵軍團核心將領的麵前。

要說起來,蘭帕德在埃爾欣根戰役之前原本還隻是一個小小的第一團團長,即使憑其部隊在萊茵軍團當中的一流戰力和地位因素,他也絕不可能出現在總指揮部這樣一個高層會議,頂多能在第一師的會議的露個臉就不錯了。

然而現在的蘭帕德在軍中的地位已經不能同往日而言了,第一師師長貝爾納多特的極力關照,再加上其過硬的軍事素質很快便在麥克唐納主管的軍團總參謀部站穩了腳根,甚至逐漸成為了麥克唐納身邊的得力助手。要知道,總參謀部可是布裏昂的貼身部門,這邊意味著凡是進入參謀部的軍官可以極其方便的接近布裏昂。就算立不了什麼大功,起碼把布裏昂討好的高興了指不定哪一天就大筆一揮給個什麼職位。

雖然蘭帕德在埃爾欣根戰役當中失利,但是顯然已經被布裏昂所看中,委以重任指日可待。實際要論起來,蘭帕德此時的地位比起預備旅旅長德塞自然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差距,但是也可以算是中上層軍官當中的領頭羊了。

“據我所知,奧軍目前已有十一萬餘人之眾,恢複了一定元氣。這次奧軍兵分三路,分別從韋爾廷根、耶廷根、克倫巴赫三個方向向我軍進攻。顯而易見,奧軍以圖對金茨堡一線的我軍形成大包圍,並一舉殲滅。奧軍兵力雄厚,我軍一旦被圍困,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頓了頓,蘭帕德又繼續說道:“在我看來,敵軍最大的弱點便在於兵分三路。自從渡過多瑙河之後,我軍的自行車在可以在德意誌平原派上用場,能極大地提高我軍機動能力與移動速度。隻要能在敵軍會合之前利用優勢兵力壓製,已達到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隻要不讓敵軍彙合起來,敵軍就沒有十一萬餘人。”

“恩,隻要不讓奧軍彙合,敵人就沒有十一萬餘人。這句話說得確實在理。”布裏昂擺了擺手,示意蘭帕德回到座位坐下,然後對著麥克唐納問道:“奧軍三支軍隊的距離大概是多遠。”

“據粗略估算,韋爾廷根距離耶廷根大概有四十公裏左右,而克倫巴赫離耶廷根少說也有二十公裏呢。”

布裏昂點了點頭,說道:“既然這樣,我們就集合優勢兵力先打垮阿爾文齊的主力軍軍團。貝爾納多特的第一師以及納拉師團,儒貝爾師團就負責耶廷根,請務必於13日之前抵達戰場進行準備,一旦遭遇阿爾文齊部,就立刻進行持續炮轟,並且進行圍攻。至於達武的第三師就負責解決克倫巴赫的施瓦岑貝格親王部,也請務必於13日之前抵達,這一次定當一舉全殲。”

“韋爾廷根距離耶廷根戰場足有四十公裏,查理大公部如果急行軍的話,大概趕來支援阿爾文齊也就要近七個小時。所以各部務必集中火力,以最短的時間打垮敵人。如果這一戰能得以全勝的話,恐怕奧地利帝國也就再也沒有力量能夠阻擋我們了。”

麥克唐納說道:“那麼南方正在趕過來的蘇爾特軍團該如何部署呢?”

“這樣,就派人傳信給蘇爾特,命他盡力趕來。如果趕不上戰鬥的話,也無傷大雅。”

。。。。。。。。。

與此同時,在奧格斯堡的奧地利部隊駐地,各部將士已經集結完畢,正在接受查理大公以及一幹高級將領的檢閱。

騎著黑色戰馬,在全副武裝的奧地利軍團麵前緩緩移動,查理大公不禁對著身邊的阿爾文齊元帥讚歎道:“沒有想到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我軍潰敗懶散之景象煥然一新。如此看來,我軍戰力已經不可小覷,我看此戰必勝!。”

阿爾文齊元帥看著也是極為高興,讚同道:“這一次跟隨我前來德意誌戰場的五萬士兵,都乃是帝國陸軍中最為精銳的部分。有這些將士幫襯著訓練新兵,恢複戰力,成效自然快些。所以我這一大把年紀才有信心主動開戰,這一次必然要讓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法國佬嚐嚐奧地利精銳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