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德塞聽說這件事之後表示了一些不滿:“這些人雖然是軍隊裏的,但是他們根本沒有擔任地方長官的智慧,而且國王是肯定不會同意的!”
不過布裏昂卻早有打算:“我根本不在乎這些人的智慧和辦事效率,在軍隊裏行軍打仗講究這些,可是論到在地方執政我隻需要最忠於我的人。至於我們的路易十六方麵,他應該明白是誰幫他平定全國叛亂!”
。。。。。。。。。。。。
在布裏昂攻下巴黎後,全國各地叛亂基本平息。特別是在布裏昂拿下布魯塞爾城後,各地叛軍殘餘勢力也開始紛紛消散,全國大有複興王政之勢。不過這一切的來源都是萊茵軍隊。
8月2日,在路易十六回到巴黎後,便向全國各地發出詔書,宣布“百日共和”政府已經解散,在全國逃散的王室成員立即返回巴黎。
很快,在叛亂時期消身匿跡的儒爾當將軍、塔列蘭、司法大臣莫普等王室將領也紛紛趕回巴黎。雖然他們這個時候回來特別沒有麵子,不過誰會管這個呢?按照他們的想法,有福同享,有難不當。
而一直躲在法國南部農村的瑪麗王後也開始出發向巴黎前進,當然布裏昂還特意安排了天網暗中保護。
與此同時,布裏昂趕到了蘭斯並且在該市市政府大廳會見普魯士方麵派來的和談代表霍恩洛赫將軍。
自從法國叛亂被布裏昂解決之後,斐迪南親王就越發的開始關注這個馳騁於政治,戰場上的強大角色。為了表示自己對於布裏昂的誠意以及友好的關係,斐迪南特地派遣了使者前往法國與布裏昂進行利益的劃分。
這樣一來,普魯士將會合法的獲得在法國的利益,並且與法國正式結成盟友。
布裏昂與斐迪南打過交道也深知這一點,在雙方聊完兩國的經濟文化已經對方的情況之後,布裏昂便直接深入主題:“我想霍恩洛赫將軍這次前來必定是為了我們法國最近出現的叛亂事件吧。”
看到對方默認了,布裏昂也不再繞彎子:“這次能成功平定叛亂,功勞多歸於我們可靠的盟友普魯士。所以我們慷慨的法國人是一定要重重的酬謝我們的朋友的!”
布裏昂說這句話的時候,但感到有些不順心。法國的這次叛亂明顯就是斐迪南搞的鬼,他們沒有出手就算功勞嗎?
“是的,我想您應該把您承諾給親王的條件全部變成現實吧。”霍恩洛赫說著拿出了一本合約:“為了表示我們兩國之間的誠意,您說是嗎?”
“當然。”布裏昂抿了一口紅酒:“這裏我可以做主,隻要你們要求的東西不超過我們的底線。”
“爽快!公爵大人果然是不同尋常!”霍恩洛赫嘴角一揚:“斐迪南親王一早說過,一定會盡量保證法蘭西王國的利益。第一,守邊軍隊可以隻能是一個師的兵力。第二,萊茵軍團裁員八分之一。第三,工業區阿爾薩斯劃給普魯士王國。您覺得怎麼樣?我們隻有這三點要求。”
“完全同意,薩克森以及阿爾薩斯全部贈給你們,能讓國土重新推進到萊茵河一線已經是莫大的幫助了。為了回敬你們,我準備將萊茵軍團第二師裁軍兩萬留守萊茵河,並且其他三個師全部後撤至汝拉山脈。”
布裏昂對於這個條約是十分滿意的,首先普魯士將在普法戰爭中奪取了的東部領土基本上都還給了法國,割去的隻是一個阿爾薩斯。法國邊界重新回到了萊茵河,這樣不禁會讓自己在法國獲得拿回領土的盛譽還能盡量保持法國的完整。
至於薩克森地區,那本來就屬於德意誌,普魯士即使能將這塊地方全部吞下他也將被迫在歐洲列強的聯合下吐出這塊大肥肉。而裁軍這方麵布裏昂也毫不擔心,畢竟第二師是自己在軍隊中的對頭西蒙將軍的力量,如果能借此裁軍那就有了大大削弱其實力的效果。
這些都是布裏昂樂意看到的。
布裏昂看了看一旁的歐洲地圖:“既然領土問題已經大致明確,我想駐守在汝拉山脈以東的貴國軍隊應該撤離那裏了吧。”
“這是自然,一切對歐洲和平有益的事情都是我們普魯士的義務。”霍恩洛赫得意的點了點頭。
1788年8月3日,在路易十六毫無知曉的情況下,布裏昂帶領手下的各個軍隊統領在蘭斯城與普方全權代表霍恩洛赫簽署了《蘭斯條約》。這項驚人的條約直接將法國的淪陷的土地奪回了五分之四,領土再一次延伸到了萊茵河。
霍恩洛赫在市政府的記者會上驕傲的說道:“普法聯盟已經形成,我們的王政再也沒有任何威脅了!”
不過,布裏昂在喜悅的同時還在擔心巴黎方麵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