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普魯士的斐迪南親王親自率領普魯士眾將檢閱軍隊,腓特烈大帝時代的老將們個個摩拳擦掌士兵們鬥誌高昂,而這次出人意料的舉動居然被法國政府理解為與奧地利作戰的準備。
似乎是為了印證法國人的觀點,第二天中午,普魯士外交部就發出了聲明:“對於德意誌方麵的領土糾紛,我國將會以最直接,最體麵的方式解決,無論是多麼強大的國家也無法擋住腓特烈大帝手下的軍隊!”
而對於此事,法國外交大臣塔列蘭與司法大臣莫普居然都表示了支持:“對於領土的問題,隻要是對的,有主權的,都是正義的一方,作為普魯士的盟友,我們將會絕對的支持!”
可是,就在奧地利帝國全力備戰,而法國仍悠然自得的時候,一個出乎意外的消息傳來了。
4月25日,普魯士老元帥布呂歇爾親自統帥兩萬大軍強占了埃爾富特,幾乎全殲了法國留守部隊。而還沒等在宮廷裏醉生夢死的路易十六反應過來,普魯士已經取得了薩克森王國的控製權。就所有城市全部投降,而法國俘虜也增加到了三千多人。
與此同時,斐迪南親王就再次向整個歐洲宣布法國背棄了盟約,強占了薩克森王國,而他們發動的戰爭則是維護正義奪回他們的領土!這倒是令法國王庭大呼上當,而奧地利人則是虛驚一場,在戰爭爆發之後,屢次向普魯士伸出橄欖枝。
27日上午,奧地利外交部發言人查理大公在普魯士軍隊得勝之際親自向其表示了祝賀:“勝利必然會倒在正義的一方!普魯士便是最好的例子!為了支持我們的友軍,我國將會支援兩萬士兵供普方作戰!”
很明顯,奧地利都稱普魯士為友軍了,那就說明了在戰爭爆發之前奧地利與普魯士的和談便基本完成,而普魯士發動的戰爭便給了奧地利一個獻媚的機會,和解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遠在東歐的俄羅斯也對普奧和解之事大為關注,雖然沙皇卡捷琳娜二世一直不希望奧地利能在歐洲繼續稱王稱霸,但是這個女皇更不希望法國能在吞並薩克森之後成為替代奧地利的歐洲第一強國。
雖然旁人看不清這個混亂的局勢,但是像查理大公這樣的資深政客就明白普法聯盟已經瓦解。而俄羅斯的態度基本不需要考慮,畢竟這個龐大國家的核心盟友普魯士才是最重要的。
在戰爭開打將近兩天後,巴黎當局這才明白過來,外交大臣塔列蘭立刻向歐洲各國發出了抗議,犀利的將這次爆發的薩克森入侵事件稱為普魯士對於歐洲的侵略。可是,就算他怎麼講也無濟於事,畢竟歐洲各國能做得了主的也沒幾個。
奧地利的約翰大公剛剛死在了巴登,就算把弗朗西斯的腿打斷了也不會和法國聯盟。而俄羅斯跟不用講了,他的盟友普魯士宣戰,這個國家能保持中立就不錯了。而英國本來就支持打擊法國,說不定會出資幫助普魯士軍隊。至於西部大國西班牙,那就隻剩下了一堆空殼子,大國隻不過是掩蓋農名起義的一個幌子而已。
28日,布呂歇爾的軍隊增加到了兩萬五千人。而法國空有吆喝,卻毫無實際行動。等普魯士軍隊浩浩蕩蕩的打過來的時候,守在萊茵河的萊茵軍團居然選擇了不抵抗政策,全軍後撤。
這樣一來,法國號稱最強戰鬥力的十二萬大軍居然敗在了兩萬多普魯士軍隊的手上。而與此同時,法國最重要的鋼鐵工業區阿爾薩斯被普魯士政府徹底霸占,法國當局則焦頭爛額,無計可施。
。。。。。。。。。
在一陣喧鬧聲中,布裏昂緩緩打開了窗戶。在靠近他的豪宅旁邊的市政府已經圍滿了抗議的群眾,而最顯眼的一則標語則引入了他的眼簾:打倒普魯士侵略分子,還我主權!
“真是一群天真而幼稚的人呀。”布裏昂稍稍抿了一口紅酒,顯然他已經十分享受現在的悠閑時光了。
在與市長協定政治結盟之後,布裏昂便乘著法國與普魯士因為薩克森問題發生戰爭的機會,先放棄了去政府任職的想法,以便自己能在這段時間裏得到充分的休息,這也算是給忙碌了幾年的自己一個假期吧。
“公爵,鐵血衛隊的住房問題基本已經完畢,武器彈藥也補給好了。”一個帶著少校勳章的年輕軍人走進了布裏昂的辦公室,在整理好資料後便遞了上去。
布裏昂雖然接過了文件,卻隻是潦草的看了一下就丟在了一邊:“德塞,你的辦事效率真的比麥克唐納還高呀。”
“可是,您還沒。。。。。。”
“不用看了,你辦事我放心!”布裏昂終於在四月份說了第一句鼓勵下屬的話語:“以後關於鐵血衛隊的統領任務就正式轉交給你了。這兩千精銳我相信你一定會給我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