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秉燭夜談(三)(2 / 3)

林冬嫻見到周明沐手足無措的樣子,不由的噗嗤一聲笑出來,周明沐這才鬆口氣,隻要她不哭就好。沒想到有了身孕,林冬嫻的變化這麼大,哭就哭,看來以後他要心伺候她,盡量順著她的心意來。林冬嫻見周明沐乖巧的模樣,她就不哭了,同時把眼淚都擦拭他的衣裳上,瞧見林冬嫻破涕為笑,周明沐就欣慰的笑了。

接著開始繼續告訴林冬嫻,從他十三四歲開始就一直上戰場去麵對狡猾的瓦剌軍隊,成國公也給了他許多親信在他身邊幫襯。可沒想到三年以後,他把瓦剌徹底的打敗了,不敢再侵犯大越國的國土一分一毫。

這件事他隻是簡單的一筆帶過,沒有提到更多艱辛。他不想讓懷著身孕的林冬嫻想太多,都過去的事,他早就看開了。林冬嫻最想知道的就是為什麼後來周明沐要離開瓦剌邊境,去清平村的後山一住就是三五年。這其中到底有什麼曲折的故事,成國公到底知不知道,有沒有找過他?

她才一提到去見成國公,周明沐的身子就不自主的僵了,她要摸清楚情況,這樣才好見機行事嘛!後來皇帝下詔讓成國公帶著周明沐回京城,本以為皇帝會嘉獎他們祖孫為大越國做的貢獻。周明沐為此還準備好了一番辭,可沒想到,這些都是多餘的。

皇帝召他們回京的目的就是讓成國公和他留在京城,皇帝這是在忌憚他們祖孫倆,生怕他們功高蓋主,在邊境作出什麼不軌之事。周明沐從那刻開始就對皇帝徹底的死心,外麵盛傳皇帝是個明君,但他的所作所為哪裏是明君?他們祖孫倆為大越國犧牲了那麼多,他還失去了父親,皇帝就聽信人言,忌憚他們。

成國公倒是沒什麼,恭敬的聽皇帝的話,呆在成國公府,從此閉門不出。他們才剛回來,若是頻繁的會見朝中的文武大臣,會引起皇帝更多的疑心。俗話的好,樹大招風,眼紅他們祖孫倆對大越國作出貢獻的陰險人的是,他們要心謹慎。

周明沐從幼年起就跟成國公在一起,祖孫倆的感情特別好,可沒想到因為此事,周明沐鬧著要離開京城。成國公還給了他一巴掌,咬牙切齒的罵他一通,什麼教他的都忘記了。地君親師,君為臣綱,皇帝什麼就是什麼,聽命就是。成國公老了,他還能有什麼好的想法。

林冬嫻有些心疼成國公,中年失去了妻子、兒子和媳婦,留下在繈褓中的孫子,辛辛苦苦的把他帶大也不容易。周明沐就怎麼不知道感恩,林冬嫻真恨不得敲開他的腦袋,看看他到底在想些什麼,怎麼就不能體諒成國公的苦心。他所作的一切還不都是為了周明沐,可惜周明沐有他的想法,太固執了。

後來一氣之下,周明沐不顧成國公的反對,就孤身一人離開京城,去了沒人知道的清平村。在後山一住就是五年,從此京城再也沒有年輕英勇的將軍周明沐,多少閨閣少女黯然銷魂,不能一睹他的風采。

皇帝當然沒有放過成國公,把他召入宮,仔細的詢問了一番。把成國公弄得心謹慎,好不容易才把皇帝應付過去,出了皇宮,後背一身冷汗,把衣裳都染濕了。坐在書房的成國公,到現在都還沒睡著,腦海中不停的回憶起往事。唯一的兒子周正德自盡的消息傳到他的耳中,他瞬間覺得生無可戀,心痛到難以呼吸。

他很想質問老爺,他半輩子戎馬疆場,為了大越國出生入死,為何老爺就不能善待他,要把他唯一的兒子奪走了?兒子是他的驕傲和希望,將來要傳承他的衣缽。他明明記得寫信去京城的府上,讓管家千萬要瞞著將要臨盆的兒媳謝氏,可沒想到居然有人把周正德在戰場去世的消息告訴了謝氏。

謝氏跟周正德夫妻情深,聽聞這個消息沒多久就難產生下周明沐,隨後過世了,追隨周正德一起去了。成國公得到京城的飛鴿傳書,當晚就連夜收拾行囊,帶著兩三個侍衛,一路上快馬加鞭趕回京城。他不能讓剛出世的孫子再受到半點傷害,他要盡快趕回京城,見到日思夜想的孫兒,才能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