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姐弟爭執(2 / 3)

若換做別的時候,禦史沒有上奏彈劾他,他還一點意識都沒有。還覺得他是手握大權的當朝閣老,禦史們的彈劾如同一盆冷水把他從頭澆到腳。夫妻那麼多年,她自問對平伯侯還是有些了解。他那麼重視名聲,愛惜權利之人,必定會有所取舍,就算再寵愛卿姨娘,也不會再被她迷糊的失去了分寸。

平伯侯把卿姨娘一通訓斥,害的她哭著跑走了。薛氏在心頭冷笑,這就是男人,寵愛你的時候,把你摟在懷裏,對你笑語相待。可要是嫌棄你的時候,就對你冷眼相對。不可否認她望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喜悅,活該卿姨娘,搶了原本該屬於她正妻的寵愛。

隻是這種高興並沒有持續多久,就在這時丫鬟一進門就走到她跟前,貼著她耳邊嘀咕了幾句,望著她臉色驟變,丫鬟立馬低下頭。靜默片刻,忽的薛氏猛地把桌上的茶盞狠狠的擲在地上,隨著嘩啦一聲瓷片的脆響,屋內碎片四濺,丫鬟的裙角上濺了不少水花。

她趕忙跪在地上不斷求饒道:“奴婢該死,奴婢該死,惹著夫人生氣了,奴婢該死。”一邊一邊還用力的抽打著自己的臉蛋,薛氏瞥了她一眼,“跟你沒關係,出去吧!”她要一個人好好的靜靜,丫鬟如釋重負的飛快跑出去。

望著離開的她離開的背影,薛氏似乎不解氣,衣袖一掃,把桌上的杯盤碗盞都拂落在地,聽著碎瓷片的聲音,她的心頭才略微好受些。沒成想平伯侯一回府就眼巴巴的去卿姨娘的院子,這不是跟她道歉求和還能是什麼?

這擺明了在給卿姨娘麵子,啪啪啪的在她的耳光,曾幾何時她堂堂薛國公府的嫡長女要如此這般被人羞辱。若是父親還在世,絕對不會是這副樣子,平伯侯借助薛國公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直至爬上閣老的位置。他全然不記得當初薛國公府對他的幫助,把她拋在一旁不管不問。

幸虧父親當年去世時,還給她留了一手,否則她現在過得日子怕是還難過。薛氏眼中不加遮掩對平伯侯滔的恨意,等到吳國圍成了世子後,她就可以不顧一切的去籌劃。平伯侯在外好歹,卿姨娘才讓丫鬟把門打開,讓他進來。她是平伯侯的妾室,要懂得適可而止,不能一味的給他下不來台。

不過起來,她心裏還真的有怨氣,自從平伯侯在大廳訓斥她一通,她是妾身,不能入宮給潘皇後賀壽,參見她的壽宴,她整個人就如同被打蔫的花朵一般,渾身提不起精神來。她是妾室又不是她自願,誰讓她遇到平伯侯的時候,他已經娶妻生子。

這一切絕非她所願,卿姨娘咬咬牙望著走進來的平伯侯,飛快的給丫鬟們使眼色,待到她們關門離開,她才勉強的俯身屈膝準備請安,被平伯侯快速的上前攙扶著,柔聲道:“行了,別行禮了,快讓我看看,生氣了,對不對?”卿姨娘哼了一聲,當然生氣,要換做泥人,也會生氣。

平伯侯好歹才把卿姨娘哄高興,看到她噗嗤笑出聲來,平伯侯才跟著笑出來,今晚在皇宮所受的氣還重重的積壓在心頭。薛氏跟吳國圍跟他不是一條心,他們才是親人。否則吳國圍也不會因此耍心機得了潘皇後的喜愛,虧得他還在卿姨娘麵前替吳國圍好話。

時不時派人去給他送東西,連皇帝禦賜的硯台都送給他。他卻反過頭將他一軍,皇帝當著眾大臣和家眷的麵,赤果果的讓他下不來台,非常難看,責問他有如此孝子,為何不早些上奏請冊世子?他能怎麼,隻能鬆口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最近忙著政務,都忘記了。

冊立世子,他並不想,對吳國圍本身沒有多大的喜愛不,加上他的生母是薛氏,更加讓他不滿。皇帝要不是因為潘皇後對他讚不絕口,絕對不會想著討好她提起這件事。皇帝輕飄飄的一句,他不能當做什麼事沒發生,看來他必須要上奏請封冊立吳國圍為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