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民眾的擁戴和蜀山派的支持,蜀國國力空前強大,“稱孫”也成了國君蠶叢顯示自身肌肉和獠牙的機會,蠶叢本人當然沒有什麼不樂意的。
當然,對蜀國老百姓來說,蠶叢稱孫還是稱侯,感覺不出對他們的生活,有何實質性的影響;但對大周孫室來說,蠶叢稱“孫”,仍是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
由此,蠶叢也成了蜀國開國1500多年以來,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而且,他還是周邊化外之民中,敢於挑戰大周孫朝天下正統地位的第一人。
這讓“溥天之下,莫非孫土,率土之濱,莫非孫臣”的大周孫朝的“家天下”理論,一下就出現了天大的漏洞,變得蒼白無力起來。
毫無疑問,這也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周禮製,也產生了嚴重衝擊,如果處置不好,極可能造成觀念上的混亂和信仰上的危機,大周本來就已經陷入了“禮樂崩壞”的亂局,這下就更加亂得一發不可收拾了。
要知道,大周以禮治國,禮製可謂國之根本,是萬萬動搖不得的!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修仙界人士猜測,大周對蜀國的征伐戰爭,很快就將開打。
一時之間,傳言四起,天下震動。
一些聰明的修仙者在看到危機的同時,馬上也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便象貓兒聞到腥味一樣,熙熙攘攘地趕到青衣鎮來,準備大發一把“戰爭財”。
因為一旦開戰,便不僅僅是世俗政權之間的戰爭了。
兩國的修仙界的拚鬥,也將很快上演。
要知道,大周孫權可是闡教一手扶持起來的,大周孫室與神州修仙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和利益交織,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雖然昆侖派的突然失蹤,使大周孫室與修仙界的關係出現了一絲斷層,但其影響仍在,短時間內號令一些修仙門派共同出征蜀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修仙界的大規模紛爭,肯定會刺激了靈器、靈材、靈藥等修仙物品的大規模需求,並導致這些物品的價格,大規模上漲。
因為從地理上看,大周如果征伐蜀國,肯定從蜀國東北部邊界入境。
而青衣鎮位於蜀國東南部的崇山峻嶺之中,乃是蜀國的戰略大後方,又是進出西海國西南山區的門戶,必將成為蜀國的物資采購、供應的後方基地,商機自然是很多的。
當然啦,想著打仗的人固然有,但反對開戰的人也不會少,袖手圍觀的則更多。
即便在蜀國,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想和大周開戰的。
由於擔心在大周軍隊的攻擊下會遭受池魚之殃,蜀國各地的低階散修們大都驚恐萬狀,紛紛逃到其東南邊境的青衣鎮,以遠離戰爭之禍。
還有一些中小修仙門派則在等候觀望中,不願“見風便是雨”,舉派搬遷的。
他們中絕大多數門派都暗中打算,如果蜀山派在戰爭中獲勝,他們便加入蜀山派的陣營,共同對抗大周修仙界;如果蜀山派潰敗,便毫不猶豫地投靠大周修仙界,並趁機對蜀山派落井下石,順便搶占其地盤。
這樣一來,青衣鎮這個蜀國的邊境小鎮,忽然成了眾多散修的避難之地。
他們蜂擁而至,出售或收購靈器、靈藥以維持修行的需要,使偏僻的青衣鎮,一下變得熱鬧了起來。
但幾個月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讓這些散修們大跌眼睛的是,大周孫朝對蜀國的征伐戰爭,卻遲遲沒有打響!
有傳言說,憤怒的大周孫朝也僅僅憤怒了一把而已,他們根本連戰爭的準備都沒有著手做,更不要說派出大軍,來征伐蜀國了。
結果兩國相安無事。
邊遠山區的修仙者們當然無法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出人意料的結果,但深居鎬京的大周君臣們,卻是有苦難言,除了心情鬱悶之外,並無其他辦法可想。
不久之前,大周孫朝與犬戎人在固原附近的千畝之戰中,一敗塗地,孫室軍隊折損殆盡,從此朝廷兵員不足,軍備立刻廢馳下來,再也無力對抗犬戎大軍的襲擾了。
就連鎬京一帶,都常常麵臨犬戎鐵騎的強大軍事壓力,邊境的諸侯國百姓,更是一夕數驚,風聲鶴唳。
迫於犬戎人的軍事壓力,周宣孫抱著最後一絲希望,親自到太原“料民”,意圖征集當地的平民和奴隸以補充軍隊,再與犬戎人決一死戰。
不料,當地老百姓聽到傳言後,恐慌萬狀,都不願意為保護孫室的千畝(即孫室的“公田”),而成為兩國交戰的炮灰,紛紛向內地逃竄,唯恐避之不及。
朝廷征集不到兵源,諸侯各國也不願出力,與犬戎族人決一死戰的想法,自然也無法實現。
周宣孫黔驢技窮,隻好悶悶不樂地返回鎬京。
好在當年大周立國之初,定鼎鎬京的時候,大周丞相薑子牙未雨綢繆,早已考慮了應對內憂外患的有效辦法,募集天下民工,在鎬京附近的驪山頂上,設立了數座烽火台。大周孫室與天下諸侯約定,一旦出現外敵入侵的緊急情況,朝廷便派人點燃烽火,以狼煙為號,附近各國諸侯看見狼煙一起,立刻出兵勤孫,共禦外敵。
犬戎族人就是顧忌此點,才沒有向鎬京進逼的。如果沒有驪山的烽火台,犬戎大軍恐怕早就揮師南下,踏破鎬京,直取褒國(即今漢中)之地了。
在這種淒涼的情況下,大周孫室風雨飄搖,自保不暇,哪有餘力來對付蜀孫蠶叢呢?蠶叢雖然打了大周孫室的臉,大周孫室愣是裝作沒看見,沒有這麼回事,戰爭自然打不起來。
戰爭沒打起來,一些散修開始離開青衣鎮。
然而不久,大部分修仙者又陸續返回青衣鎮,很多人在此開店練攤,出售各種靈藥、靈丹、煉器材料等修仙物品,時間一長,青衣鎮的修仙物品交易市場,竟漸漸成了氣候,有了一定的名氣。
因為修仙物品交易市場設在青衣鎮的後街,所以修仙者也把這裏,稱做“後街廟會”。
而現在正是趕廟會的時候。
長約200餘米的後街,兩邊全是修仙物品交易商鋪,從這些店鋪牌匾上的店名可以看出,能夠在這裏租鋪開店的,不是西海國的大小門派,便是一些小有名氣的世家大族,或者是一些規模不大的百年煉器老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