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俞夏總算還是趕來了,盡管有些遲,不過能趕來終究是好的。
班縣長剛站起的身子,不得不又坐了下來,所有村委幹部都該明白,每次換屆選舉後,縣裏都會有領導下來,即便是走走過場,也該對上級領導有所尊重。
在班縣長的心裏,這位新上任的村委主任,顯然是缺乏這樣的認識的。無論如何,也不該在上級領導開完會後,才遲遲到場,如此極大的不尊重,令班縣長的臉色有些生氣。
“這位該是新上任的村委主任吧?”班縣長甚至沒有瞧王俞夏一眼,抬了抬手顯示著自己極其不悅。
“是的,是的。”劉以德暗自竊喜應道,“王主任可是我們村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村委主任了,後生可畏啊。”
“後生可畏?”班縣長冷笑一聲,“進步有時候也是一柄雙刃劍,能夠使人站在更為高度的視野,也會得意自傲的忘了本形。”
“縣長,我不知道您來了。”王俞夏解釋道,“我就在。。。”
“好了。”班縣長並不喜歡下麵的人找借口,錯了就是錯了,認錯就好,“該說的話,剛才在會議上我已經說過了,你們的劉書記過後給你傳達下吧,引資建廠是你們這屆村委班子的首要任務,大家都該以劉書記為核心,將這個任務完善完美的落實了。”
班縣長再度站起身子。
“縣長。”王俞夏頓了頓道,“引資建廠的事情,是否再考慮考慮?”
“考慮?”班縣長疑惑道,“考慮什麼?”
“永隆集團有著汙染的隱患,我們不能隻顧著眼前的利益,更要有長遠的目光。”
“嗬嗬。”班縣長笑了笑道,“你的意思是我們縣委缺乏長遠的眼光了?”
“不是不是。”王俞夏道,“我的意思希望縣委能夠再深入調查,更為全麵去剖析這個問題。”
“我認為你是過多擔心了。”班縣長道,“永隆集團的左總,前天曾專門為汙染的問題,與我有很深的交流,引資建廠不僅關乎著你們村的發展建設,也同樣關乎著咱們縣的未來發展,你就好好幫襯著劉書記幹吧。”
“縣長。”王俞夏繼續道。
“不必說了。”班縣長看了看手表,打斷道,“我下午還有個會議,就不能在這耽誤時間了,關於引資建廠的問題,以後就不要提了。”
王俞夏無奈的瞧著班縣長等人離開,不過內心並不沮喪,朱長友早給他打過預防針了,以目前的情勢而言,想要縣委放棄引資建廠的事情,絕非能三言兩句就可以改變的。
以人民的名義去調解,發動群眾的力量去阻止引資建廠。
這是朱長友對王俞夏的第二條囑咐,這個看似高風亮節,不再過問村裏事務的老書記,其實內心的算盤,一直在緊鑼密鼓的敲打著。
的確如朱長友預料的一樣,大廟村的村民,並不都是完全讚同引資建廠的。隻有那些既得利益者,才高調著附和著劉以德,其中又分為兩類村民。
鐵板釘釘的被征用耕作地的村民,含糊不清有可能成為永隆集團員工的村民。
對於不處於這兩類之間的絕大多數村民,對於引資建廠的問題,其實是處在左右觀望的狀態。隻要能統一這一部分村民的思想,恐怕就可以引起縣政府的重視。
王俞夏首先找到的便是王坤,這樣的死黨加族親,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理由會拒絕自己。根據鐵三角定律,自然少不了劉毅的存在。
作為劉姓族人的後輩,劉毅可謂是不傑出的佼佼者,畢竟這樣一個生錯土壤的文藝者,在長輩的眼裏就是個不倫不類的廢物。
“你的意思是永隆集團到咱們村,有可能會帶來極大的汙染?”王坤驚疑道,“這可不是件小事呢。”
“我打算阻止引資建廠。”王俞夏道,“不過眼前劉以德全力操辦著,連縣裏也是不遺餘力的支持,有心無力啊。”
“你這麼大個村委主任都沒辦法,我們能幹啥?”王坤眼光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