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路改工程(2 / 3)

在不知道葛宏偉真實想法的人看來,葛宏偉能夠如此財大氣粗地做出這樣的舉動,就是現今時下最流行的那句戲謔有錢人的話:“有錢就任性。”

實際上,葛宏偉做出這一決定,是非常高明的一招,雖然公司花了幾個億的資金,但後來的結果卻證明,雖然在山南縣修路最後實際花費了將近七個億的資金,但贏得的卻遠遠不是七個億的資金能夠獲得的效益:既贏得了山南老百姓對宏偉公司的普遍認同,為後來宏偉公司在山南縣的生產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也為宏偉公司在山南乃至天簌立足紮下了堅實的根基,宏偉公司以後能夠在天簌如魚得水,這將近七個億的道路改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宏偉公司生產收購價山南鉛鋅礦後生產的產品運輸創造了條件。因此,表麵上看宏偉公司投資將近七個億的資金改造一條道路似乎是得不償失,實際上宏偉公司做得非常英明和精明。試想,這將近七個億投資後所帶來的廣告效應,是宏偉公司有意在電視上打廣告可能都不一定取得這樣良好的效果——既為公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運輸的流暢加快了產生產品的銷售,收回了資金的回改周期,也使宏偉公司在山南、在天簌乃至在天簌所在省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這也是我們現在講發展時經常會聽到的“思路決定出路,眼光決定前途”。葛宏偉之所以能夠在精英薈萃、人才濟濟的上海灘掙得如此規模的產業,就是眼光和思路決定了的。很多時候,一般人的眼光和思路是遠遠達不到那些有特殊潛能的人的水平的。

葛宏偉的這一次對山南縣到河西縣的道路改造決策,也同樣是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到的。包括和葛宏偉一起拚打了好幾年的宏偉公司高層管理如王永佳、林之淩等人,剛開始時都不理解葛宏偉的這一決定。而葛宏偉提出這一思路後,有些道理又是不便於明說的,而有些甚至是個人感覺是說不明的。好在是經過這些年宏偉公司的發展現實,使公司裏的人對葛宏偉都有一種近乎於神化的崇拜信任,對於葛宏偉提出的決策意見,公司高層的人基本上都會讚同,最多就是提出一些完善性的意見和建議。如葛宏偉提出投資改造這段道路後,看到天簌市和山南縣等地方領導都對這段路的改造給予了高度重視,總公司財務部部長李善財和投資部部長胡文曉主提出,鑒於道路修建好後的維護仍然需要投入,是否可以借此機會向天簌市提出公司修建好這一段道路後,由公司向社會車輛收取一定的費用,以維護道路的日常維修和養護。

葛宏偉本來沒有考慮道路修建好以後的維護問題,現在公司的兩個得力的中幹都提出這個問題,他也就認真進行了考慮,覺得可以借此機會向天簌市提出,如果能夠按照兩個中幹的意見辦理,對公司來講當然是一件好事。當葛宏偉向高揚提出兩個中幹提出的思路時,高揚開始沒有表態,後來葛宏偉提出,如果市上不同意公司的這個意見,那麼公司就隻有從道路改造的等級上考慮把以後維護道路的經費留下來。意思是在山南縣河西這一段路的建造改造中就不會投入那麼多資金了。作為高揚來說,當然希望這段路能夠修得有等次,他在頭腦裏簡單地算了一下帳,覺得山南縣是一個死角,通告的車輛也不會多,就算每天按四百輛的車輛通行,四十公裏路每輛車就是收二十塊錢,一年也隻有兩百多萬元。而對這條路的維護,有些時候一年的維護費可能還不止這個數。更何況這條路每天的車流量還不一定能夠達不到四百輛。而如果道路修建的等級低了,以後再要修建或者改造,就隻有市上自己投錢或者是爭取上麵支持。現在既然宏偉公司已經接手了這段路的建築改造,又何必再去增加麻煩呢?因此,高揚在心裏是已經同意了,但他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說這件事對市上來講還是一件大事,他要召集班子成員商量一下。

對於葛宏偉這種總是在關鍵時期提出新的要求的做派,高揚的心裏很的些不以為然,但人家現在是大老板,到天簌投資也是自己的政績之一,高揚自己雖然是市委書記,但也還不得不考慮宏偉公司的態度。盡管公司的投資已經啟動,但畢竟他還沒有投入多少資金,如果公司中途變卦,高揚覺得對自己來說還是一個損失,至少是自己政績的一大損失。因此,在召集班子成員開會商量這事時,高揚思想上的天平就已經傾斜到了葛宏偉這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