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章 山南考察
對於山南縣的情況,小王完全不熟悉,隻是在涉及到山南縣的資料上了解到一些有關山南縣的基本情況,如知道山南縣的人口隻有九萬多,是天籟市最窮、最偏僻的一個縣,縣境內以山地居多,說起來幅員麵積有四千三百多平方公裏,但山地麵積占了全縣幅員麵積的百分之七八十,能夠利用的有效麵積很少。全縣主要以畜牧業為主,老百姓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靠畜牧業和種植中藥材,而縣上的財政收入很少,每年全縣的財政收入基本上就維持在一千多萬元的水平上,而且稅源單一,一直就是木頭財政,其他稅源基本上沒有,維持全縣的運轉主要是靠上級財政補貼。盡管全縣山地麵積占了近百分之七八十,但至今沒有發現有象樣的礦藏資源。近年來旅遊產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山南縣也在千方百計地開發發展,但畢竟其地理位置不占優勢,離中心城市較遠,道路條件又差,並且旅遊開發的前期投入也不小,靠山南縣的財政投入是完全沒有辦法開發的。這些年縣上雖然想辦法引進了一些投資,但由於都不是大公司大企業,能夠投入的資金也非常有限。已經開發的兩個風景區檔次不高,來的遊客也不多。盡管和原來相比多少也增加了一些客人和流動人口,但旅遊產業的特點就是富民不富縣,當地的老百姓倒是增加了一些收入,但對於縣財政的收入來講卻幾乎沒有貢獻不說,每年上級來了客人,縣上還要貼進去不少諸如接待費、門票費乃至土特產品等等之類的資金,盡管一些省市部門體諒縣上的難處,每年都會從相應的渠道上給予一定的補助,但畢竟是來的部門多,能夠補助的部門少。旅遊發展起來後,縣上是賺了吆喝賠了錢。中央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後,縣上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更是斷了源,基本上全部靠上級財政轉移支付來解決全縣的開支。全縣每年財政收入不到兩千萬元,但縣財政的供養人口包括離退休人員卻有近萬人,而這其中教育係統、衛生係統和離退休老同誌占了大頭,將近五六千人。由於財政窮,供養的人口多,職工的收入自然就很低。山南縣的幹部隻要是有點辦法的,都想辦法調到天籟市或其他縣區去了,考上了學校的學生畢業後,除非是萬不得已,也都不願意回山南縣工作。而留在當地的幹部也普遍缺乏工作積極性,過一天算一天的思想在山南縣的幹部中普遍存在。似乎是一種普遍現象,就是越是窮的地方,當幹部就越有吸引力。這一現象在山南縣也同樣不例外。實際上,由於窮,經濟發展慢,就業的渠道自然就少。象山南縣這樣人口少,經濟又不發達的窮地方,做生意沒有市場,辦企業缺乏資金,就是現有的企業,除了縣電力公司的效益相對好一點外,其餘的企業基本上是舉步維艱,這個月的工資發了還不知道下個月的工資在哪裏。原來比較紅火的涉林企業,由於天然林禁伐,生產的原材料受到了限製,現在的日子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可以說在山南縣,除了當幹部,真還沒有多少其他就業的渠道。因而這些年來山南縣在幹部人事問題上經常發生這樣那樣的問題,不是在人員進出上拉關係走後門、以權謀私,就是在選人用人上買官賣官,搞權錢交易。幾年來已經先後有幾任縣人事局局長受到處理,縣委、縣政府分管幹部人事工作的領導在不到一屆的時間裏也換了三次。兩年前,縣委書記和縣委組織部長因為買官賣官金額巨大,雙雙被追究刑事責任,鐺鋃入獄。現任的縣委書記苟單一原是天籟市紀委副書記,縣委組織部部長常林衛也是天籟市委組織部的幹部監督科科長,包括山南縣的常務副縣長歐永江也是從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崗位上下派到縣上的。天籟市委希望通過這種從市上相關監督部門下派幹部下來任職的形式,解決山南縣在幹部人事問題上老是出問題的問題。通過這些措施,從這兩年的情況來看,也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幹部人事問題上的反映和前幾年相比明顯減少了不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徹底改變已經形成了一定習慣的一些不良風氣,還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這次換屆,縣委書記苟單一到縣上任職時間隻有兩年多,其年齡也符合繼續任職的界限,不存在調整問題。縣長石宏偉今年五十三歲多了,按照任職年齡規定,已經不能再在縣長崗位上幹了,但因為市委已經確實了縣區的主要領導不動,所以縣長也不需要調整。加上苟單一到縣上任縣委書記後,市上對山南縣的班子已經做了相應的調整。因此,這次換屆時山南縣的班子調整幅度不大,就是人大、政協到齡的幹部也不多,從考察的工作量來說和河西縣相比,要相對輕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