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永壽宮內,俊帝看完手中奏報遞給了對麵床前坐著的瑞王與帝後,待他們接過看完後道:“此戰阿宸打得實在精彩,竟比朕想得日子提早了月餘,如此北方已然穩住,阿宸可早日回到王都,朕亦可親傳帝位與他,可免去王都一番腥風血雨。你二人私下準備罷,待阿宸回來便舉行登基大典!”
瑞王思慮片刻後:“皇兄已好了許多,臣弟以為登基大典是不是不必如此急著辦了?”旁邊帝後墨以寧亦看著俊帝不解。
“現在北邊安穩下來,正是阿宸登基的時機;朕的身體自己知道,難道非得等到朕殯了再宣遺旨讓世人議論阿宸得位不明?自古都是子承父誌,朕沒有子嗣,按照祖製應是兄終弟及,怎奈你們幾個······朕便不遵祖製一回又如何,待日後阿宸重振我大嶽國威,朕見著祖宗時亦可有些臉麵了。”
帝後墨以寧看著自己的夫君,亦是這個王朝的帝王;她失望了二十多年的夫君總算做了一件讓她歎服之事,此時聽他如此看著他的眼神也多了些溫暖與情意。
瑞王見帝後亦是讚同便道:“那臣弟再安排些人去接應宸兒······”話未完便被俊帝抬手打斷。
“你與帝後隻需維持王都安穩。阿宸若連他那幾個不成器的堂兄弟都應付不了,還談什麼日後的宏圖大業?你還是看了阿宸。阿寧,此次恰好東燕世子與南陳世子隨著阿宸一起來了王都,你便著手準備璿兒嫁妝,待阿宸繼位後便把璿兒與南陳世子的婚事辦了罷,亦算我大嶽喜上加喜了。”完後俊帝躺了下去闔目睡去。
帝後與瑞王二人退出永壽宮,向外走去;瑞王思索片刻正準備話,帝後墨以寧卻先開了口:“瑞王可是為西嶽王姬之事煩惱?”話落見他點頭便一邊走著一邊又:“本宮這位侄女幼時曾隨王兄進宮請安過,那時本宮便知她不簡單。此次她因病拖延迎娶之事隻怕亦有她的算計,瑞王且莫管這件事了,她既病著便由她病著,一切待阿宸繼位後自行處置罷。”
瑞王看著自己這位皇嫂,實在詫異她的態度。走出永壽宮外,墨以寧見他眉頭依然緊鎖,便站在步輦旁又道:“瑞王不必疑心。阿宸這孩子很好,在外遊曆亦不忘給本宮備些養生藥丸;隻他這份孝心,便勝於本宮侄女許多。”到一半舉目看了一眼周圍重重宮闕又看向瑞王:“這宮裏,虛情假意實在太多,看了這麼些年,本宮也不耐再看。阿宸的後宮由他自己安排罷,不得,或許能給這宮裏添些新氣象。”完由著身旁宮婢扶著上了步輦,巍巍走遠。
瑞王站在永壽宮門口,看著遠去的步輦,再看看周圍宮闕歎息一聲向著宮外走去······
王都慶王別業議事廳內,幾位王爺與子侄們亦在商討如何截殺姬禦宸;不管他們平時如何明爭暗鬥,此時卻冒出一個不被重視連郡王封號都沒有的姬禦宸,不但被賜封親王,還成為大司馬。顧不得再彼此拆台,急急聚在一起商討如何除去勁敵;半個時辰後商定了計策,幾位郡王出去布置不提。
且墨子瀾與韓放一行,距離王畿百裏時果然遇到截殺;來人皆是黑衣,下手狠辣,殺到後麵驚現‘魂人’與‘魃’,幸得薑氏暗衛趕到。韓放為墨子瀾擋了一劍左臂受傷,墨子瀾被薑氏暗衛護著算是毫發無傷。即使如此,墨子瀾所帶護衛及兵力也損傷過半,前來截殺的人亦死傷大半,剩下千餘人四散而逃。薑氏暗衛護著墨子瀾與韓放去了王畿薑氏宅邸休整,等待與宸王一行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