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歎道:那怎麼行,成了草菅人命的舊社會了!怎麼也不會到那份田地。我一定幫你們爭取!
總算,洪家的生活基本有了著落,山林和土地不再擁有,至少有了份工可做,可以糊口,可以看著娃娃一天天長大。
八年後,鑫遠的技術人員終於明白為什麼當年洪坪有鎢的消息隻是半真半假:洪坪的鎢礦整體礦量有限。尤其當土豪的胃口越來越大,鑫遠逐漸難再遙控洪坪的局麵,更多的私人礦主趕來淘金,到今天洪坪的鎢已經越來越難采,效率驟減,當年給鑫遠和土豪帶來暴利的鎢精礦連改成鐵礦的潛力都沒有了。
鑫遠選擇了逃離。一夜之間,洪家發現生活突然前所未有的窘迫。
昔日鬱鬱蔥蔥的山林如今隻剩山,沒了林,光禿禿的山坡已被開采得斑斑駁駁,像是貼著一片片膏藥,又像皮膚病的結痂。洪家原先那四畝地因為離河灘不遠,後來成了尾砂堆積地,就算來了天兵天將一夜間將如山尾砂盡數移走,那早被深度汙染的土地也不知何時才能種出莊稼。
更何況,那山林、那田地早已不屬於洪家,鎢礦的分崩離析,並沒有將土地權還在洪家手中。
洪漢友再次為一家維生而戰,四處奔走尋求解決方案。洪坪境內類似情況的家庭很多,互通有無後逐漸形成一股勢力。隻是這次和八年前不同。八年前鎢礦的價值令人垂涎地擺在那兒,土豪和鑫遠那頭,凡事隻求速戰速決;如今洪坪已是個破落戶,極度過氣的明星,土豪據說早已舉家移民澳大利亞,縣裏財政也拿不出大於杯水車薪的撫恤金,更不用說解決上百號難民長遠的實際生活問題。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隻好揮淚別鄉別家人到附近城市裏打工,像洪漢友這樣已遠離年輕力壯的人不願坐以待斃,有些人去上訪、去信訪,有些人,像洪漢友,血性依舊,想出了一個更極端的方法。
洪漢友的二兒子被打斷腿後落下了點殘疾,進鎢礦做工後下礦勉為其難,所以在爆破組工作過一段時間。他本來就不笨,不久就學會了基本的炸藥製作技術。在洪漢友的要求下,做了兩個炸藥包。炸藥包帶上火車十分危險,洪漢友就一路坐長途巴士到了江京。
江京有戴向陽,鑫遠集團的老總。是時候了,舊賬新賬一起算。
他想把這些都和郭子放好好談一談,坐下來,吃碗麵,邊吃邊談。
今天上午,洪漢友先到了《新江晚報》報社,他觀察過兩個星期,郭子放每天一早都會去報社,周末也不例外。這個一點也不難理解,郭子放是記者,記者是搞新聞的,新聞從一大早就有,偷懶肯定不行。他在報社外徘徊了一陣,考慮是不是現在就進去找到郭子放,就開始談,談完後立刻去瀟湘酒樓。他不知道瀟湘為什麼要叫會所,叫酒樓很掉價嗎?他可以說服郭子放跟他一起去,獨家新聞、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報道,他們做記者的不就好這一口嗎?但郭子放會不會拚命阻止我?當然會,不然他也算犯罪的吧?沒關係,就不要說我具體要做什麼,郭記者,你跟我來,看看就知道了。
還在猶豫的時候,郭子放走出了報社,急急忙忙的樣子,出門就過街,揮手叫出租。
洪漢友還沒能叫住郭子放,那長頸記者就鑽進了一輛出租。洪漢友兜裏有足夠的錢坐一段出租,但不知道郭子放要去哪兒,如果他往郊外跑,我這錢不就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