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米沃什年表(1 / 3)

1911年6月30日生於立陶宛的謝泰伊涅(Szetejnie)。父親是一名土木工程師,“一戰”期間曾在帝俄軍隊中服役,帶著全家轉徙於俄羅斯各地。在波蘭於1918年成為獨立國家之後,謝泰伊涅地區被俄國占領,米沃什出生時,它屬於俄國。

1930年就讀於立陶宛首府維爾諾的斯泰凡·巴托雷大學(StefanBatory)。創作詩集《組成》(Kompozycja)、《旅行》(Podróz·)。

1931年與兩個學友一起旅行巴黎,後來,他以此為素材寫成《西行記》一書。

1932年創立“災變派”(Katastrofizm)詩人團體。

1933年《關於凝凍時代的詩篇》(Poematoczasiezastygym)以小冊子的麵目問世。

1934年大學畢業,旋即獲波蘭國家文化基金會資助前往巴黎留學一年。

1936年出版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詩集《三個冬天》(Trzyzimy)。在華沙的波蘭電台文學部工作。

1939年納粹德國軍隊入侵波蘭後,參加抵抗運動,並從事地下寫作。

1940年出版詩集《詩》(Wiersze)、《計算》(Obrachunki)。

1941年出版詩集《平原》(Równina)。

1942年編輯出版抵抗運動詩文選《獨立之歌》(Pies'ńniepodlega)。

1943年出版文集《世界、幼稚的詩篇》(wiat,poemanaiwne)。

1945年出版詩集《拯救》(Ocalenie)和《致政治家》(Dopolityka)。

1946-1950年先後在華盛頓和巴黎的波蘭大使館任文化專員和一等秘書。

1947年創作《道德詩篇》(Traktatmoralny)。

1951年從波蘭駐法大使館離職出走,流亡。此後十年一直生活在法國,以賣稿為生。

1953年出版文集(或思想體小說)《被禁錮的頭腦》(Zniewolonyumys),後有多種譯本,德譯本由哲學家雅斯貝爾斯作序。出版詩集《白晝之光》(S'wiatodzienne)。

1955年出版長篇小說《伊薩穀》(DolinaIssy)和長篇小說《對權力的攫取》(Zdobyciewadzy),獲“歐洲文學獎”(EuropeanLiteraryPrize)。

1957年長詩《詩的論文》(Traktatpoetycki)以單行本的形式印行。

1958年出版詩集《大陸》(Kontynenty,1958)。

1959年出版散文《歐洲故土》(RodzinnaEuropa)。

1960年受聘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次年,任該校斯拉夫語言文學係教授。

1961年出版詩集《生活在蠍子之中的人》(Czowiekws'ródskorpionów)和《波別爾王和其他詩歌》(KrólPopieliinnewiersze)。

1965年出版《中了魔的古喬》(Guciozaczarowany)和詩集《波波變形記》(BobosMetamorphosis)。

1968年出版《故土:對自我限定的探求》(NativeRealm:ASearchforSelfDefinition)(即1959年出版的波蘭文本《歐洲故土》的英譯本)。與史考特(PeterDaleScott)合作英譯的《赫伯特詩選》(SelectedPoemsbyZbigniewHerbert)出版。

1969年出版詩集《沒有名字的城市》(Miastobezimienia)、專著《波蘭文學史》(Historialiteraturypolskiej)和英譯《戰後波蘭詩選》(PostWarPolishPoetry)、隨筆集《舊金山海灣幻景》(WidzenianadzatokSanFranci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