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村的林二老爺死了,林二老爺是兩天前暴斃的,林家在小林村是第一大戶,二老爺的死對整個小林村都是一件大事,林大老爺林正樂善好施,全村的小孩都可以在林家學堂裏念書,而熱心修道的林二老爺林奇就操辦了修道院。南部江州道統興盛,江州又多邪祟誌怪,與東部鼎州不同,江州沒有官府,沒有皇帝,沒有儒士,隻由七大道統名山做主,江州百姓供奉道統名山,名山則保一方平安,驅魔降怪。小林村地處偏僻,離此最近的道統名山寧山都有幾百裏地,道統鞭長莫及,,因此二老爺的修道院名氣遠蓋大老爺的學堂,前來拜師學藝之人絡繹不絕,二老爺也聲名鵲起,名頭一時蓋過了道統正宗之中的許多弟子。
來到林府中祭奠的人有很多,其中明山道士衛守時便是其中一個,衛守時是明山宗師衛冉的弟弟,二老爺能在小林村操辦修道院,這很大程度上與他是衛冉的俗家師弟有關,而衛守時也與其交好。衛守時來到林府時,葉秋石看到的是一個氣度不凡的道士,仙風道骨,身後跟著幾十個弟子,衛守時進了府沒有過多停留,直接進了靈堂,看得出他對林家很熟,引路的葉秋石都走在了他後麵。衛守時進了靈堂便是一頓幹嚎,接著他又開導起了林大老爺:“林正啊,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奇兄四十而夭也是天命使然,節哀順變啊。”說完後又安慰了一番林家眾人,葉秋石心中冷笑:“原來道士也就這幅摸樣,衛守時一副假惺惺模樣,衛冉則幹脆不來,看來林奇與衛氏兄弟交好也未必是真。”葉秋石是林家的護院家丁,十二歲時跟父親逃難到小林村,父親死了之後被大老爺林正收留,不過葉秋石打心眼裏不喜歡林奇,在他看來林奇太高傲隻願意與道統弟子往來,其餘人等都不放在眼裏。因此葉秋石沒去修道院,而是去了大老爺的學堂,順便擔當護院家丁。林奇壯年暴斃,死的蹊蹺,小林村眾人對此都是議論紛紛,不過林正和寧守時都沒有談論林奇的死因,彼此心照不宣的又寒暄起來。
這天晚上後半夜,忙碌一天的葉秋石剛剛睡下,就聽到了林飛鳴殺豬般的叫喊聲,葉秋石剛起身就見林飛鳴爬滾進來大喊:“秋石哥不好了,不好了,詐屍了,二叔,二叔他…他..他..詐屍了。”
林飛鳴是林正的獨子,也是林家最小的人才十四歲,林飛鳴有一個與林家眾人不同的特點,膽小,膽子特別小,十歲以前還不敢一個人睡,都是葉秋石陪著睡的,因此他與葉秋石關係很近。聽到是林飛鳴的叫喊,葉秋石沒放在心上,一隻野貓足夠讓林飛鳴爆發如此叫喊了。不管抖似篩糠的林飛鳴,葉秋石又睡到了床上。不過沒過多久,關好的門又被推開,這次是林正,林家的主人,也是葉秋石的老爺。葉秋石將林飛鳴推給了林正,不過林正卻擺擺手,他不是來找兒子的。這幾天林正的頭發又白了幾縷,臉色也愈發的難看,不苟言笑的臉上滿是愁容,林正歎了一口氣:“報應,報應,我就知道這天回來的,秋石你我主仆一場,林家覆滅之際,我求你一件事。”與林奇不同,林正待人和藹,對葉秋石多有照顧,葉秋石與他名為主仆,實為父子,見林正如此鄭重,葉秋石道:“莫說一件,便是百件我也為老爺辦來,再說,林家隻是二老爺去了,談不上什麼覆滅。”林正道:“馬上你就知道我並非危言聳聽,林家除了林飛揚離家出走不知所終,還有二子二女我隻求你將他們送往道統名山。”葉秋石道:“衛道長便在府中,何必要我去送。”林正擺擺手道:“不是明山,是德山,七大道統中唯有德山可以安身立命”葉秋石不懂明山與德山有何區別,不過見老爺如此鄭重,隻好應了。
林正稍稍寬慰,便將二人帶出院子,隻見院子中林飛鳴大姐林飛音,堂姐林飛雨,堂兄林飛雲,和幾十家丁都在。林正話不多說,向葉秋石拱拱手,便讓他們離開,隨行的還有林正選出的十幾名幹練家丁,而葉秋石正是這群家丁的頭。
一行人剛出偏院,便見衛守時披頭散發的衝了進來,道士的發簪已被打落,好不狼狽,全然沒了之前一副仙風道骨,得道高人的模樣。衛守時對葉秋石已沒了印象,隻見他奔向林正叫道:“林奇是怎麼回事,怎麼又活了,回明山,快明山。”葉秋石沒空嘲笑這位“道統高人”,因為他在衛守時身後看見了林奇,站立行走的林奇,隻是林奇臉上屍斑累累,麵色紫黑,葉秋石知道他錯怪林飛鳴了—林奇確實詐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