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死在陷阱裏的沙漠之狐(3)(2 / 2)

這個黑暗的時代在1945年5月的那個淒涼的暮色中結束了。

那些在希特勒時期跺一跺腳都會讓德國發顫的大人物們一個個地退出了曆史舞台。黨衛隊頭子希姆萊於1945年5月23日在被盟軍捕獲時服毒自殺;鄧尼茨在紐倫堡審判中被叛處10年徒刑;而裏賓特洛甫、凱特爾、卡爾登勃魯納、約德爾等人則被一個一個地送上了絞刑架。惟一幸運一點的應該是戈林了,他在被送上絞刑架的前2個小時,服用偷偷帶入獄中的毒藥自殺了。

德國迎來了新的和平。而曆史的沉靜卻往往會引發沉渣的泛起。

戰爭剛一結束,人們便再一次想起了隆美爾。隆美爾的死因成為各國人都想知道答案的一道謎題。

1945年4月,曼弗雷德不得不公布:隆美爾是在布格道夫和邁塞爾將軍到赫爾林根登門拜訪後自殺身亡的。

於是,種種猜測重新將隆美爾與施道芬堡的暗殺集團聯係在一起。

從希特勒的屠刀下幸免於難的斯派達爾再一次成為揭露隆美爾的先鋒。他在自己所寫的《1944年的入侵》一書中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他初任隆美爾的參謀長那天的情景:“一批排成四隊的密謀分子齊步走進了司令部的大門,隆美爾在那裏熱烈地歡迎他們,並擔保支持他們的計劃和手段,願意在希特勒被推翻後上台執政。”

斯派達爾的編造迎得了美國人和英國人的一致讚同。因為他們對這名在非洲戰場上曾讓他們吃盡苦頭的對手異常熱愛,他們希望隆美爾是反希特勒的英雄。作為回報,斯派達爾很快就由一名戰俘躍升為德意誌聯邦共和國陸軍的新任司令官,不久之後,他又當上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高級將領。而同樣仿效斯派達爾的盧格海軍上將,後來也撈到了德國新海軍司令官的職務。

盡管露西曾在1945年9月9日發表了一項聲明:“為了使隆美爾的名字潔白無瑕,為了維護這位陸軍元帥作為伍爾登堡之子的聲譽,我要把此事的真相公之於世。我丈夫沒有參與7月20日的陰謀,無論是它的準備工作或是刺殺行動。我丈夫一向直言不諱,他曾開誠布公地把自己的見解、意願和計劃向最高當局陳述過,雖然他們並不喜歡他這樣做。”但人們在希特勒滅亡後寧願相信斯派達爾的謊言。讓隆美爾成為反希特勒的英雄,是德國內外的一致願望,他們不願意隆美爾的軍事奇才因為希特勒的惡名而被埋沒。

所以,在戰後的西德,盡管其他帝國元帥無一不是名聲掃地,而隆美爾的名字卻一直閃爍著光輝,海軍裏有“隆美爾號”戰艦,各地的駐軍裏都有“隆美爾兵營”,隆美爾的兒子曼弗雷德後來也順利地擔任了斯圖加特市市長,並曾於1979年接待過當時前去訪問的中國總理。而美國人更是以他們特有的狂熱拍攝了一部名為《沙漠之狐》的電影,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電影中,隆美爾叱吒風雲的形象和英明果斷的舉止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英國人也不甘落後,楊格準將在二戰一結束就寫出了第一部很有價值的《隆美爾傳記》。而隆美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些筆記和書信得以整理後,一本名為《隆美爾戰時文件》的書籍也在英國出版,其編者就是英國著名的戰略家、被譽為“間接戰略之父”的利德爾·哈特,他還親自為這本書寫了導言。

正如利德爾·哈特在這篇導言中所寫道的:“隆美爾對於世界的影響,固然是由他的‘劍’所造成的,可是其影響的威力卻要靠他的‘筆’來加以發揮。”作為納粹德國的元帥,隆美爾幫助希特勒直接或間接帶給世界人民的苦難,是無論如何粉飾也無法抹殺的,但他作為一個著名的將領,在軍事領域內的開創和貢獻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也同樣是無法抹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