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赫家族
在英國牛津市西北方向,有一座美麗的貴族莊園。莊園門口巨大的拱門下,是一片開闊的草坪。湛藍的天空下,碧綠的草坪向兩邊起伏延伸。一條寬闊整潔的大道,直通向前麵金色的宮殿,宮殿外圍是精致的小花園和人工湖。沿著湖邊落葉斑斕的小路,可以看到藤蔓覆蓋的各式建築。在路的盡頭,是一個小巧的瀑布,水像珍珠一樣地灑下來。不時還有鳥兒在周圍的小樹林中穿來穿去,把落葉踩得嘩嘩響。這就是現今英國最大的私人莊園,由於莊園的主人姓丘吉爾,所以人們稱之為丘吉爾莊園。這座充滿田園氣息的大莊園,占地麵積達600公頃,號稱比英國皇宮還美。莊園裏宏偉的宮殿,就是布倫海姆宮。
一座布倫海姆宮,蘊藏著丘吉爾家族顯赫的曆史背景。布倫海姆宮聞名天下,是因為19世紀出了一位偉大的首相;布倫海姆宮的開工建設,則是因為丘吉爾的先祖——17世紀的約翰·丘吉爾,也就是把丘吉爾家族帶入貴族行列的馬爾巴羅公爵。
十七世紀的英國,資本主義關係不斷增長,資產階級剛剛登上曆史舞台,要求取消封建製度的束縛,而當時的王室斯圖亞特王朝竭力維護封建製度。社會矛盾不斷激化,終於在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大革命。資產階級新貴向封建貴族的專製統治發起了強有力的進攻;克倫威爾的“鐵騎軍”和新模範軍,同國王的保皇黨軍隊,進行著殊死的戰鬥。
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給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提供了平步青雲的機會。丘吉爾家族當時並非貴族,在大革命中卻站在傳統的封建貴族一邊。家族有史可考的第一代祖先,約翰·丘吉爾的祖父老約翰·丘吉爾,就是多塞特郡的鐵杆保皇派。他的兒子溫斯頓·丘吉爾,也站在保皇派一邊,拿起武器為國王查理一世同克倫威爾的軍隊打仗。溫斯頓·丘吉爾作戰英勇,不久就晉升為騎兵上尉。1643年,在戰事間歇,溫斯頓·丘吉爾回到家鄉與戀人伊麗莎白·德雷克喜結連理。有趣的是,德雷克家族在政治立場上站在克倫威爾一邊,政治上的分歧沒有影響到兩人的婚姻,實為幸事。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法阻擋,資產階級登上曆史的舞台是必然的事情。1649年,保皇派戰鬥失敗,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英王查理一世也被克倫威爾控製下的國會判處死刑。丘吉爾上尉身為失敗一方的保皇派軍官,無奈地回到家鄉。作為失敗方軍官的懲罰,他被迫繳付446英鎊8先令罰款。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筆巨款,溫斯頓·丘吉爾因此傾家蕩產,隻好跟著妻子住進了德雷克莊園。然而,溫斯頓·丘吉爾並沒有灰心。他默默研究英國皇家曆史,期待著君主製複辟的那一天。
機會終於來了。事實上,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確實並不徹底。1660年5月底,查理二世率領一大批保皇黨成員,重返英格蘭,坐回王位,在英國複辟了君主製。早有準備的溫斯頓·丘吉爾立即帶著自己這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厚厚的英國皇族家譜研究手稿前往倫敦,尋找機會。溫斯頓·丘吉爾對君主的忠貞令英國王室十分感動,他成功地成為一名議員,並赴愛爾蘭出任地方官。之後不久,王室任命他為英王室掌管財產,給予他充分的信任。查理二世封溫斯頓·丘吉爾為爵士,賦予他持有自己族徽的權力。他為丘吉爾家族選擇的族徽是“忠誠,卻並不走運”。
溫斯頓·丘吉爾個人的成功,為丘吉爾家族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礎。溫斯頓·丘吉爾之子約翰·丘吉爾英俊而聰明,深受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信賴,並與公爵府上的宮女莎拉·傑寧斯結婚。約克公爵於1685年繼位,是為詹姆斯二世,憑借著與新國王良好的關係,約翰·丘吉爾的仕途一帆風順。
詹姆斯二世即位後,前國王查理二世的私生子蒙默斯公爵覬覦王位,起兵叛亂。約翰·丘吉爾率領皇家騎兵和一個團的龍騎兵,投入了鎮壓叛亂的戰爭。在戰鬥中,約翰·丘吉爾驍勇善戰,指揮得當,展現出了過人的軍事才能,最終擊潰叛軍,並俘獲蒙默斯公爵本人。由於輝煌的戰功,約翰·丘吉爾被擢升為少將,又被王室封為約翰男爵。男爵位於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級貴族之末,封號和封地可以通過血緣和婚姻向下傳遞。丘吉爾家族終於上升到了英國貴族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