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1)

對大多數人而言,2008年的冬天似乎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也更猛烈一些。

冷,成了這個冬天最突出、最強烈的感受,乃至構成了這個冬天的基調。

——冷的感受不僅僅源自於天氣,更多的恐怕還是對於現實和未來的茫然、困頓,甚或無助。

當金融危機從美國蔓延全球,大洋彼岸的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冬天”來了,帶著寒意撲麵而來了,地域不分南北東西,企業無論老幼強弱,徹骨的寒意感同身受。

而冬日的寒冷倒是讓久坐“火山口”的朱新禮和他的彙源似乎要“舒服”了一些。

自去年9月可口可樂宣布收購彙源以來,來自輿論和行業的罵聲和討伐聲就一直未曾中斷過,甚至有人直言朱是出賣民族品牌的“賣國賊”,聲言上書陳請商務部保護民營企業和民族品牌,對並購不予審批通過。

隨後,學界也加入了進來。支持者認為,這是企業正常的市場行為,事件無關者無需置言;並認為飲料行業是充分競爭行業,不會危及國家經濟安全。反對者則提出,此案必遭反壟斷調查,並購結果會使彙源的品牌價值大大縮水,因為可口可樂會遭到中國消費者的集體抵製和罷飲。

一時之間,風生水起,把朱新禮和彙源推上了風口浪尖,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一一放大、顯現在人們麵前。誰人不識朱新禮,超級並購數彙源。

之後便是等待——焦躁地等待,不安地等待,長長地等待。商務部雖已立案,但至今未給出最終結果。

就是在等待的過程中,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

冬天提前到來了,而且是全球性的,從並購案買單方可口可樂所在的美國肇始,迅速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從發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波及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衝擊強度之大,曆史罕見。

目前,這場金融危機不僅本身尚未見底,而且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正進一步加深,其嚴重後果還會進一步顯現,比我們想像得都要嚴重。中國從沿海發達地區到內陸地區,從國有大中型企業到中小企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增加,不確定因素增多,發展環境趨緊。

“冬天”真的來了,而且才剛剛開始。雖有寒意,但同時也可能會讓我們更加清醒。

對朱新禮和彙源的僅僅情緒發泄式的“熱議”也在降溫,而更多地開始了更加理性的思考。

危機也不並是一無是處。

金融危機使資產價格大幅度下降,而真正的戰略投資應該在經濟、股市、資本市場最低迷的時候,因為最低迷的時候往往是進行股權投資最好的時候、價格最便宜的時候。現在主動出擊開展大規模的企業並購確實是天賜良機。而朱新禮趕在危機來臨之前就已經把彙源賣了個好價錢,實現了價值最大化。孰是孰非,彼時不好定論,現在更不能輕下結論。

但對可口可樂收購彙源一案,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要尊重企業家自己的決策,尊重企業發展自身規律,尊重市場經濟內在規律,尊重法律法規。

是為朱新禮之幸,彙源之幸,也更是中國更多企業之幸——而這,也還要得益於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風雲激蕩,大浪淘沙。

而正是1978年那個冬天,孕育、催生了中國經濟生機勃發、綠意盎然的春天。

30年後的今天,改革開放已臻而立,當初的百舸爭流、千帆競發,至今已萬紫千紅,蔚然大觀。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謹以這句看似普通而富有哲理的話,與朱新禮和他的彙源共勉之。

是為序。

作者於200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