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泉 一 曾家有兒(1 / 3)

第一章曾家有兒

大名王朝,澄光七年。

曆時九年的洪天國之亂終於平定,澄光皇帝諸詹暨長舒一口氣。洪天國之亂從他父親時代即已開始,最盛時占去大名王朝的半壁江山。平定之後諸詹暨立即祭告天地與祖先,以慰先祖之靈;宣布大赦天下,與民更始。

更讓諸詹暨想不到的是,全權負責平定洪天國之亂,節製東南諸省立下不世功勳的大帥曾邦侯,及其頭號戰將胞弟曾邦泉同時稱病引退。諸詹暨三番挽留,無奈曾氏兄弟決心已定,隻得允其裁軍退隱。賜曾邦侯一等肅毅公,曾邦泉一等勇毅侯,封賞無數,允兄弟二人各蔭子兩人雲雲。一時朝野上下同頌曾氏兄弟功成不居,忠勇無雙。

澄光八年。仲秋。

萇沙城,嘉勇侯曾府。

曾邦泉從去年裁軍開始就沒有順心過。

正在功成名就,一舒多年累積的鬱結之氣的時候,為兄所勸,被迫卸任。偏偏曾大人又是性急之人,肝火大盛,於是身體不是這出問題就是那出毛病。雖連延名醫,卻也調養不迭。更惱火的是,他有三兒一女,三個兒子卻沒有一個成器的。盡管曾邦泉戎馬功成,但科舉不順,未能金榜題名仍是他心中極大遺憾。這年頭不讀書成個進士老爺,難有大出息。曾家要不是他兄長曾邦侯中進士點翰林,從此官運亨通,一改曾家氣運,隻怕現在他們兄弟倆還窩在瀟湘縣種地摸瓜。

問題是曾邦泉家三個兔崽子年齡也不小了,就沒一個會讀書的。大兒子曾守澤今年已二十,隻對做買賣感興趣。對他來說,聖賢書遠不如賬本有吸引力,數錢的聲音永遠比翻書聲動聽。五年前曾守澤已徹底不讀書,自己幹開買賣了。二兒子曾守林年已十八,打架鬥毆、喝酒尚氣是把好手,讀書簡直要他命。嘉勇侯曾邦泉引退定居萇沙還不到一年,曾守林已儼然萇沙城頭號紈絝。集俠氣與匪氣、仁義與狠辣於一身,曾守林在紈絝界迅速打開局麵,成為大哥級的人物,現在萇沙城三哥的名號有時比楚省巡撫還好使。

曾守林雖是曾邦泉的二兒子,但曾家是親堂兄弟一起排號,大伯曾邦侯家長子曾守誠排老大,次子曾守宜排老四,這頭曾邦泉的兒子分別是長子曾守澤排老二、次子曾守林排老三、老幺曾守山排老五。曾守林外頭三哥的名頭就是這麼來的。

說起老五曾守山,曾邦泉就更頭疼了。今年已過十五,腦筋還未開竅,除了睡覺就是傻蹲、傻坐、傻看,看樹葉看遊魚一看就是半天。讓他讀書也行,看多少忘多少,至今連《三字經》都背不會,還不如別人家五歲的娃娃。唯有一個好處就是,有時丫鬟們背著曾老爺叫他傻少爺,他也不惱,隻是傻笑。

曾邦泉越想越煩悶,奇怪的是夫人周氏似乎對幾個孩子更多的是寵愛,並不著急,反而勸解曾邦泉。說是守澤喜愛買賣,曾家這麼大的家業店鋪不正好能有個管事的,雖說商人地位不如進士,但不偷不搶也算是正經行業;守林心散好動,過兩年給他謀個差事,娶個媳婦也就懂事了。至於傻乎乎的守山,曾夫人似乎也沒轍了,不過話說回來,曾家如此家大業大還怕養不活一個傻兒子。

巳時,曾邦泉與周氏正在後院樹底閑坐,邦泉隨口問道:“我兒子在幹嘛?”

隨侍丫頭六月應道:“回老爺的話,五少爺一直在水塘邊上看魚,已經有小半天了。”丫鬟六月知道二少爺、三少爺經常十天半個月不著家,所以她直接答五少爺。

“孽障。”曾邦泉聽了又是一陣氣悶,剛曬太陽曬出的好心情一下又沒了。

周氏在旁也不答話,過了一會才道:“對了,老爺,大哥似乎對守山另眼相看,要不讓大哥來給點化點化。”

曾邦泉沒好氣地道:“我咋看他也是個傻子,真不知大哥怎麼對他感興趣。”

周氏拍了一下他,道:“有你這麼說自己的兒子的?大哥學問大,自有他的道理。”

曾邦泉想起自家兄弟倆在生活理念的巨大差異,道:“大哥嫌我生活奢侈,不肯到城裏居住,我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