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親王,康親王,莊親王,雖然手底下也都有著自己的兵馬,但是作為一個由眾多勢力推出來的代言人,他們比起前幾位而言,可是真心算不得什麼東西。雍親王,文親王,魏天子,肅親王,這四位麾下便已經掌握大魏七成以上的兵力,雖然其他三王麾下也都有著自己的兵丁,但是,比起這幾位而言,無論是戰力還是資源都實在是差了太多。
講真的,在八旗製度出現的初期,大家都以為這是大魏要混亂的前兆。畢竟,兵權已經落入了武人之手,想要再度安定下來可就不是什麼容易解決的事情了。但是,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大魏再一次開了曆史的倒推車。
當然,製度這種東西無論是正推還是倒推,都有著其中的有利的一麵。誠然,議政王大臣會議會使得大魏的權力分散,君王的威嚴逐漸會成為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但是作一項製度,他還是有著一個相當有利的一麵。
那就是,這個看似是開了曆史倒推車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卻是將這個混亂的國家再度粘合在一起的最大功臣。原本,大魏王庭的威嚴已經衰落到一個很徹底的地步,但是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人,好吧,這句是在開玩笑。
就好像是後世的已為人所說的,不論是黑貓白貓抓到老鼠才是好貓。同樣,沒有最好的製度,隻有最合適的製度。議政王大臣會議或許是有些過時,又或者是有著部落聯盟時代的色彩,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個部落聯盟時的色彩再度的將這個國家從沼澤之中拔了出來。他將原本可能在戰場上發生的戰鬥轉移到了談判席上,把直接的肉體衝突變成了現實的言語交鋒。
雖然說董事局從原本的家族式變成了現在的多人參股,但是有一點卻是無可置疑的!那就是,作為大魏,它擁有了繼續存留下去的可能。不過話又說回來,在議政王大臣會議出現後,大魏原先有些僵化的政治體製卻是開始了逐漸的複蘇。
其中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三個半既得利益者的身份得到了滿足。室韋阿不難作為當今大魏最強大的一方勢力,他率先作出了讓步,他將這個原本是獨裁的大蛋糕分好了大小。雖然說室韋本人的權力可能有些縮小,但是他的未來卻是變得十分穩定。最起碼,隻要他一本正經的表達出對皇室的支持的話,那皇室就絕對不會產生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等一係列很黃很暴力的事情。
而且,對於皇室來說,一家獨大什麼的永遠比不上把水攪渾。隻有把水攪混了,皇室才能夠擁有在其中上下其手的機會。換言之,若是下屬的大臣都是鐵板一塊,那要皇帝還有個屁的作用。所以,議政王大臣會議勢在必行!
當然,這裏麵還有一點就是,肅親王舒克巴勒其實算是室韋阿不難的人,他所進言的這一件事雖然說是由他自己說出口,但是就事實情況而言,也有室韋阿不難的背後推手。畢竟,作為如今大魏的最大黑手,這一件事如果沒有室韋阿不難的背後推動,這一件事根本就不會有通過的機會,換言之,正是因為室韋阿不難的坐視不理,這才有了這一件事的成功。
室韋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也很簡單,無非就是人入局罷了。雖然說他與皇室所處的身份與地位都不相同,但是兩人的想法卻是產生了驚人的相似。誠然,室韋阿不難是大魏如今最大的勢力,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對他不滿的人同樣也有很多。
如果隻想著學曹操攜天子以令諸侯的話,那等待他的估計就不是什麼好結果了。所以,已經活成人精的室韋阿不難果斷和自己的幕僚商議,他們需要一個解決的辦法。
畢竟,作為一個臣子,如果實在是太過跋扈了的話,或者是擁有的力量太大了的話,可是會引起皇帝的不好心思的。所以,他需要一個穩妥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