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藥經(2 / 2)

同時,再加上每一代王朝對於自家太祖皇帝的吹捧,皇帝也漸漸成為了半神。當然,這個裏麵其實還是降格了。不過,降格歸降格,但是實際上皇帝的身份同樣是尊貴異常。畢竟,陽世主龍氣,陰世掌龍庭者才是皇帝。所以,皇帝說的話又有著口含天憲,或者是金口玉言的說法。當李信說出來這些話的時候,這些醫生自然是無可拒絕。

須知道,皇帝本身號稱是生殺予奪的能耐,可是一點都不弱。而且,這一位還是開國皇帝,隻要是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皇帝不好惹,開國皇帝更加的不好惹。所以,當李信開口的時候,他們非常暢快的將這些交出來了。畢竟,皇帝也沒有虧欠他們不是嗎?除了朝廷的加封以外,還有著名垂青史的待遇。

如果這還不願意的話,那他們還想幹什麼。如果說李信給儒生開出來這種待遇之後,絕對會有著相當不少的儒生棄文從醫的。畢竟,三不朽的路子就擺在自家前麵,有什麼理由要拒絕呢?

要知道,即便是儒生之中的最高境界,也不過是要搏一個三不朽罷了!

不過,李信雖然不明白,但是這些大夫既然願意,那李信自然是拍雙手歡迎。所以,杏林苑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的。

隻是,唯一一點讓李信感到意外的就是。這個青衣藥經的編修非常的慢,以至於慢到了讓李信有些無法忍受的地步。畢竟,李時珍編寫青衣藥經也不過花費了區區三十年,如今李信集齊一國之力,竟然還比不上一個老中醫。不過,即便是這樣,李信也沒有去打擾這些大夫。不僅如此,李信反而是細心叮囑這些醫生,要他們仔細檢修,千萬不得出岔子。

如此之後,李信開始納悶,那個李老頭為什麼能夠修成這麼一本著作呢?自己舉國之力,又有著諸多名醫,為什麼就比不上那個李老頭的效率呢?在這裏,倒是李信顯得有些孤陋寡聞了。事實上,在李信要編修的這個青衣藥經出現之前,各個醫學流派,各個傳承之中的醫書藥方都存在著極大的區別。甚至,連一味藥草都有著好幾種名字。

所以,在李信的要求下,一眾名醫國手們自然是細心的準備,細致的探討。隻是,如此一來的速度,自然就不免慢了下來。當初的時候,李信覺得在開皇四年就能夠成書的青衣藥經,一直到開皇八年才能夠成書。事實上,這一本藥經在開皇六年末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初稿,但是,李信卻是叮囑這些大夫們再檢查一遍。所以,這一本藥經到如今這個時候才能成書。

不過,青衣藥經雖然成書的時間有點長,但是質量卻是靠得住的。青衣藥經共有三十八卷,載有藥物一千五百餘種,藥方七千餘個,草藥附圖一千餘副。分為十六部,六十類,共計一百四十餘萬字。

誠然,這一本青衣藥經比起來未來的本草綱目而言還有著極大的不足,但是這一本青衣藥經卻是當世之中最先進的一本藥經。如果說資治通鑒是儒家之中的劃時代巨著的話,那麼青衣藥經則是醫家之中的劃時代巨著。或許這個達不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地步。但是相較於儒門的仲尼而言,這一份青衣藥經所代表的更加是功德無量。

事實上,對於這一本青衣藥經而言,於良佐並不算是陌生。因為自然學會同樣和杏林苑有著一定的聯係,雖然說自然學會建立的時間比較短,但是開皇五年建立的自然學會,卻還是在青衣藥經成書的過程之中添上了一份力。杏林苑的大夫們不能夠走出去,這外出尋找天下藥草的事情自然就交到了自然學會手中。

對於這個擔子,自然學會自然是欣然接受。畢竟,自然學會與著埋頭苦算的算數學會不同,他們還有一部分人是要外出遊曆的。所以,尋找草藥這些事情他們自然也就可以承擔一部分。

所以,這一部青衣藥經成書,於良佐這些自然學會的會員也是相當的高興。就好像是看著自己的女兒一點點的長大一樣,其中固然是辛酸,但是辛酸之後的成就感卻是同樣令人迷醉。

“終於成書了!”

於良佐的嘴角劃起了一抹微笑,將手中的報紙緩緩放在了桌子上。他靠著車廂,臉上滿是和煦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