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最令人悲哀的事情莫過於白發人送黑發人,可是眼前這個老人家卻是已經一連經曆了三次。如此的言語,如此的情形,即便是在如何喪盡天良之人,隻要他稱得上是人,他的心中就絕對少不了觸動。
聽著老婦人娓娓道來,兩人的臉色卻也是逐漸變得有些沉重。老婦人本姓陳,後嫁入了曾氏,是以可以稱曾陳氏。曾陳氏夫家死得早,是以三個兒子皆是由著他拉扯大,大子比次子大三歲,而次子又比幼子大兩歲。
開皇元年的時候,李信入住長安,其中麾下士卒損失慘重的不少。所以,便在關中進行了第一次範圍不大的招募。當時,曾陳氏身染重疾,需要花錢才能治好,所以,次子一咬牙之下便是入了軍伍,留下了大子與三子兩人。
隨著那一筆銀錢的到來,曾陳氏的身體逐漸是變好。可是好景不長,在開皇二年的時候,曾陳氏的次子便因著一次小規模的衝突永遠留在了軍陣之上。曾陳氏聞聽了次子的消息,一時間難以接受,竟是直接昏死了過去。身上的屙疾也席卷而來,大子無奈,隻能將家中一切事宜交到了小子的手中,選擇了一條與他二弟一樣的路途,投身軍旅。
靠著大子從軍送來的兵餉,曾陳氏的身體漸漸恢複,可是心中的傷卻是再也無法恢複過來。後來開皇三年的時候,小子不知道如何也萌發了投身軍旅的心思,瞞著曾陳氏入了軍伍。
可是誰知道,不到一年後,軍務司的人便是送來了一副染血的戰袍。這一次的曾陳氏沒有咳血,雖然說她的心裏已經悲痛的無以複加。但是,她還是忍住了。她知道,自己這條命是兒子拿命換來的!
本來,她還想著再過兩年老大退伍,可是誰知曉這個意念還未升起,老大的骨灰也被送了回來。三年時間死了三個兒子,不可不為悲劇,可是,正是諷刺的卻是,她一身屙疾卻是在兒子死幹淨之後,好了個完全。
哀哭聲不斷,李明達和許淳張了張嘴,似乎是想要安慰一下眼前的婦人,可是話到了嘴邊之後,卻是無法說出口。往日裏口若懸河的氣勢,在這裏卻是盡數消失不見。因為兩人明白,無論是自己怎麼說,話語的蒼白與無力都是無可避免的。
看著眼前一幕,兩人隻能選擇黯然退場。因為在這裏,並沒有屬於他們駐足的餘地。
兩人牽著馬匹逃也似的離開,就好像後麵有著什麼東西追趕一般。
墓園外,李明達看著身後的墓園,神色之中滿了複雜,“這裏,我再也不想來第二次了!”
“受國之辱,是為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你我,終究沒有王者的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