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是皇帝,不論他守不守禮儀,他都是皇帝。所以,李信早在一開始就對禮儀有了一個清醒的認知,所謂的禮儀是為了他設立,所以對於這個他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當然,在外麵的時候,他必須遵守,因為自己不能挖自己的牆角。隻是,也就僅僅是這樣了!
不過,古往今來的皇帝們除了開國的君王以外,能夠徹底看透這個事情的人可沒有幾個。這個本該是以他們為中心的禮儀,反而成了約束他們的枷鎖。禮儀是給外人看的,不是給自己看的。
他們的一切都來源帝國皇帝本身所擁有的影響力本身,而不是這些花套的禮儀。就像是劉備,青年時候好發大言,喜犬馬,穿華服,可以說,這些特質全部都是敗家子必備的因素,可是在他當了蜀漢的皇帝之後,這些反而成為了他自小不凡的證據。
所以,皇帝本身就是一種說明,皇帝好色,那叫風流雅事,皇帝好功,那叫雄心壯心。皇帝說一句大話,那就一定會讓眾多大臣心服。因為什麼,因為他有將這個大話實現的能力。你若不相信的話,不信讓一個乞丐說說試試,到了那時候,隻怕大家夥都會嘲笑他白日做夢吧!
當然,帝國本身之間的交往,很是直接。但是放在外麵的時候,卻一定會擺出諸多不同的架子。譬如,迎親的儀仗之類!作為一個武勳國家,大夏可以說從頭到腳都透著戰爭的氣息。可以說,這一個國家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帶著濃烈的攻擊性!
迎親的典禮自然也不例外!
近百門青銅炮延續著道路兩邊,一個一個的依次響起,火紅的焰火噴灑天際,長安城之中透著一股濃鬱的硫磺氣息。隨行的文武官員看著道路兩側的青銅怪物,一個個全部都是透著一股膽怯的氣息。
這些東西是什麼?
這是來自於北魏的將官們在聽見了這個巨大聲響之後在自家的心底裏浮現的問題,轟隆隆的雷霆宛若從天而降,浩大無匹的聲音將他們震懾的心中膽寒。雖然說是莫名其妙,但是在他的心裏卻是從這些東西的身上感覺到了一股發自心底的威脅!
這些東西很不對勁,但他們卻是非常的強。
許淳輕飄飄的散著眼光,一路瞅著四周的景象。在這些軍國利器之後,他再度把心神投向了四周的景致。說是景致或許是有些不對,因為他看得更多的則是長安的風貌。一個國家究竟是有著怎麼樣的底蘊和未來,這些東西會在這些風貌之中,一一展露出來。
在來到這裏之前,他就已經開始對大夏的情況開始考察,可是考察之後的結果,卻是讓他感覺到了一股由衷的沉默與沉重。沒錯,大夏算不得多麼的富裕,但是比起如今已經元氣大損的大魏而言,大夏卻是已經超出了太多太多。
或許,如今的大夏還比不上大趙的富碩,但是未來能對大魏產生影響的,準確說來也就隻有大夏一家。漢人王朝的強大,作為漢人的許淳自然是清楚的很,占據了養馬地的漢人王朝有多麼的強大,許淳同樣是清楚得很。所以,他知道如今的大夏處在了一個怎麼樣的狀態。
漢人王朝對陣草原帝國的時候,最大的缺點就在於缺少足夠精銳的兵源和足夠優良的戰馬,一旦是這兩者得到了不足,有著強大後盾與底蘊的漢人王朝,即便是托,也能夠把整個草原帝國拖垮。而大夏,無疑是滿足了這個狀態!
其次就是大夏的基層百姓的生活,原本在他的想象之中,向大夏這麼窮兵黷武的國家,百姓的生活雖然不應該是水深火熱,但也應該是挺不容易才對!可是,現實的鏡像告訴了他,人隻憑著自己的想象過活是一件多麼可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