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 聽風雨(2 / 2)

“生不能五鼎享,則必為五鼎烹!”又或者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等等一係列惡俗到爆的口號,早就已經將人類的本質彰顯的淋漓盡致。須知道,即便是在猴子的社會裏都可以見到他們為了交配權打的不可開交。更不要說,比猴子社會複雜了百倍有餘的人類社會。

如果說在猴子的社會他們競逐的是交配權的,那麼在人類的社會裏他們競逐的就是徹徹底底的權力。一個做慣了大王,習慣了起居八座的人類,他是絕對接受不了粗茶淡飯所帶來的生活。

同樣,一個手中掌握著權力的人,你想要讓他放棄手中的權力,那估計隻有可能做到。一是拿刀逼在他的脖子上,玩管理層收購。另一個則就是死亡的大劫到來,他迎來了人生的大限。無論是千古一帝還是絕代豪俠,在死亡到來之際,他們會放下一切的東西。因為,到了那時,他不放已經不行了!當然,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還會誕生出來一種奇怪的人類,在功成名就之時,他們選擇了功成身退。

譬如:西漢三傑中的張良,元末明初的劉基,還有吳越之交的範蠡,此三人全部都是選擇了功成身退的人物。隻是,此等的人物在浩浩青史之中,也不過是隻出現了三人而已。數千年的曆史,三個人,這個比例著實是小的有些微妙。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柴嘉自己的功名之心非常的濃厚。

柴嘉欲使安西都護府重回西域,再度重現漢家王朝興盛之時對於這裏的籠罩。隻是,在兩百年的獨立生涯中,西域這裏的權力範圍早就已經劃分完畢。如果柴嘉打算這麼做的話,那麼勢必會影響西域的勢力分配。這是一個無可置疑的事實,最起碼,那些個汗王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的頭上再多一個掌權的太上皇帝的。

於是,就這樣,矛盾出現了。

矛盾不出現則已,一旦出現,那麼就不好解決。而且,還是國與國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不像是少男少女之間的那些小矛盾,大家夥說說談談,然後基本上就沒事了。在這裏,在國與國之間,如果出現矛盾的話,那基本上就是要見血的了。一旦見了血,那事情的走向就不會向原本的那麼平淡了。

出征高昌,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比如水,比如水,再比如水。作為每年極少降水的幹旱地帶,水資源永遠都是第一寶貴的東西。所以,關於這些,柴嘉需要早早的做好準備。

高昌汗國好死不死的壓在了後世新疆行省一片,哪裏的天氣是絕對的讓人欲仙欲死,而且還有著不小的風沙。對於初至貴寶地的菜鳥們來說,這絕對是讓人難以接受的。不過,令人慶幸的是,柴嘉手下並沒有多少這樣的菜鳥。

在來到敦煌的幾年間,他柴嘉除了觀看那些禿頭雕刻的大佛以外,剩下的可就隻剩下了學習這一片的生活習慣。如今兩年過去,柴嘉雖然不敢說自己已經習慣了這裏的生活,但是卻也不再受這裏環境侵擾倒也是真的。要不然的話,他為什麼會在這麼長時間之後才試常攻打高昌,還不就是因為已經萬事俱備,對於這裏的些許東西再也沒有不適應。

否則的話,他寧可是再等兩年,也不會貿然出兵。須知道,在武監的時候,李信給他們講的最多的可就是那些個領兵大將因為某些個可以讓人笑出來的原因而失敗的例子。柴嘉自問還不想以這個方式名垂千古,畢竟,被萬人當做笑談的事情,真心不是什麼令人舒適的感覺。

如果有可能的話,柴嘉還是想當做演義小說裏麵的主角被後世的人們所稱頌。所以,這樣屈辱的失敗方式,柴嘉是絕對不會接受的。於是乎,他精心準備了兩年的時間。

對於兵卒的訓練,大夏似乎有著屬於自己的一種方式。當李信攻打吐蕃的時候,就曾先派遣軍卒過去,適應那裏環境,然後等適應了環境之後,在開始大戰的準備。盡管這樣的方式並不是如何的高明,甚至可以說是笨拙,但是就西夏目前的收獲來看,這個辦法的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