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大爭(二)(2 / 2)

秦末之時項羽各種厲害,各種牛叉,力能扛鼎,戰無不勝,簡直就像是開了掛一樣。但是,那又如何呢?

是的,那又如何呢?

得了天下的人姓劉,改了名的天下姓漢。他項羽的大楚,到最後不也隻能到項羽本紀裏麵去找了嗎?再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劉邦便是憑著這一點才成了大漢天子。

扯得有些遠了,中原王朝的大戰因著各自經營的緣故,在根基上是要比草原胡族穩定的多。是以,草原胡族雖然是看上去強橫至極,但是卻是外強中幹,隻要將外麵的這層外殼擊碎,就會見到一件相當不錯的東西。

而李信之所以會選擇這麼做,也正是有這個原因在其中。先把草原懾服了,剩餘的處理也就簡單放心了。畢竟,草原上的胡族可向來都不是什麼道德君子。在趙夏兩家交戰之時,他們會在背後渾水摸魚或是趁火打劫嗎?

答案是,一定會的!

他們沒有那麼好的教養,所以下狠手是肯定的。那時候,若是趙夏兩國打的正急眼,又該是怎麼辦呢?

所以,在兩家開始準備之前,需要先將外麵的群眾演員清理一下。要不然的話,打到酣處的時候背後突然給你來一刀,嘖嘖,這感覺真是醉的不要不要的!

而且,河間一地素來便是關中的屏藩所在,若是不能夠掌握在自家手裏。李信晚上睡覺的時候都不太安穩,須知道,自那裏縱兵疾馳的話,最多不過是十天時間,就能夠抵達長安。

想想這麼個時間,李信就是有點發怵。

真要是玩草原入侵的話,差不多警訊剛剛傳回來,胡騎基本上就是到京畿範圍了。到那個時候,李信自己就可以享受一場淋漓盡致的享受了。比如:十二山晴花盡開,夏宮雙闕對陽台。細腰爭舞君沉醉,白日胡騎天下來。

想想這麼一個場麵,他就是醉的不要不要的。雖然作為開國之君很難出現這樣的事情,但是卻也並不是沒有。譬如某個軍事才能已經超過天際的唐莊宗。擒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這種種的描寫已經霸氣到了極致,可惜的是,在他稱帝四年之後,這一位天縱之才的皇帝陛下就失去了自己的性命。

理由就是愛玩!

咳咳,對於這個缺點,李信個人覺得吧,實在是一個問題。對於像這種怠政至極,終日與伶人混在一起的行為…好吧,他編不下去了,就做皇帝而言,李信覺得自己跟他沒有多少區別。

雖然說李信沒有放鬆對外部的掌控,但是作為一個皇帝而言,他還是有些失職的。最起碼,在外人眼中是這樣的。可想而知,若是他的大夏失了位,他會在史家的嘴裏落下什麼下場。率眾食人的隻是基礎,驕奢淫逸則是本色,白日宣淫那是樂趣,心狠手辣那是準則!

負責修史的那一群人絕對是最勢利眼的一群人,你若是天下一統,他們就會稱你雄才偉略,最起碼也會說你一個毀譽參半。比如蒙古人在神州大地造了多了孽,最起碼中原大地十室九空乃是不虛。可是這落到史家的眼中又是什麼呢?

極大地促進了民族的融合,也就是嗬嗬了,您老人家怎麼不去融合一個看看。殺人狂魔得了天子驕子的稱號,可想而知史家的本來麵目。

於是乎,在痛定思痛之下,李信決定,與其讓別人到我這裏來推動民族大融合,倒不如我向外去推動世界大融合。畢竟,一路哭總好過我一家哭不是!

且不提某個思想已經極度接近危險邊緣,已經可以送去和諧教育的皇帝陛下。

西京道之中,曲仁濟卻是已經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了起來。作為一個合格的將領,他永遠不會在戰爭到來之時才做準備。或者說,一個在戰爭到來之時才做準備的將領是非常不合格的。

所謂戰爭,永遠都會在你不在意時,與你不期而遇。你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準備好戰爭的一切前奏。你沒有辦法預知他的到來,你能夠做的隻能是在它到來之時自己不會手忙腳亂。

所以,他需要就進行準備。雖然說拓拔卜實克在西京道這裏留下不錯的威名,並且深受祖卜人的敬畏,但是要知道,敬畏這種東西其實是最不靠譜的東西,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在什麼時候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