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魚龍變(2 / 2)

閑話少提,在楚王拓拔卜實克的大軍緩緩望著臨潢府開拔的時候,在河套一地,屬於大夏王朝的軍伍則是已經整裝待發。大夏此次軍爭,一共出兵六萬。其中步卒三萬,騎軍三萬。

正如古代寓言之中所言,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拓拔卜實克想要窺度北魏的至高權力的時候,李信也一樣開始算計他的根據地,西京道。西京道本名雲中,在漢家王朝的曆史上,這一片地界乃是相當的重要。

如果說河西是戰馬的優良產地的話,那麼雲中這一片則是優秀騎兵的產出地。雲中除開雲中城以外,還是雲中草原,在漢家王朝興盛的時候,這一片地界乃是歸附的草原胡人居住的所在。當然,若要是不巧逢了動蕩的年代,這裏也是動蕩之源。

事實上,在前靈的一次大亂之後,這雲中雲外之地,就盡數是歸了草原。而這一片地方恰恰是極其重要,當然,對於隻占據山東六國地盤的大趙來說,雲中雲外之地算不得什麼。但是對於李信而言,這可就重要很了!

若是大夏占據了這裏,胡部若是再想順著這裏西去的話,就會成為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雲中乃是數百年雄城,可以說是漢家對草原擴張的第一個橋頭堡。隻要是占據了這裏,河套與雲中便可以形成犄角。能不能相互呼應且先不提,但是向草原晉伸的話卻是方便的許多。

是以,這一片地方,是務必要拿下來的。

……

靈州總管府,

原本是此地主人的折靖早早的從這裏移了出去,不是因為這裏無法住人,而是因為這裏已經變作了此次北征的大帥行轅所在。

此次統兵北征的人乃是羅興,作為曾經在北疆戰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將軍,這一刻再度麵對自己的老對手北魏的時候,他隻能感歎是造化的玄奇。

當年大趙太宗皇帝北伐,一路上凱歌高奏,然後到了南京道城下的時候,就敗了!作為一個指揮使,羅興當時還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但是如今數十年過去,他卻也已經漸漸的想明白了當初的事情。

講真,大趙對外雖然素有積弱之名,但是大趙的步卒其實並不弱,甚至可以說很強。最起碼連橫行草原的北魏鐵騎在麵對列陣完畢的大趙軍兵,一個兩個的都會感覺到頭皮發麻。畢竟,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電腦裏麵一點然後就能生出來的數據。在明知道有一位副帥隕落在了大趙軍陣之中後,他們一個兩個的也就學精了一點。

若是在荒郊野外看見了大趙的士卒,若是還沒有列好陣勢,那大家夥就衝殺一通。若是列陣完畢,那大家夥撒腿跑路。大趙的軍隊之所以會這麼弱的原因就是,機動性不足,北魏騎兵想打就打,想跑然後撒腿就跑。可是這在大趙士卒來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他們根本跑不起來。

就是大趙的士卒連戰連勝,也不可能對北魏的士卒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為戰爭的主動權,從一開始就在人家的手裏。更要命的是,這打仗基本上就是打一個主動權,若是主動權丟了,可就真的沒有什麼打相了。是以,即便是北魏的軍隊連戰連敗,但是隻要等到大趙士卒疲弱的時候,自然是可以一舉成擒。

這一切問題是戰略上的問題,是資源上的問題,是硬件上的問題。隻要你一天沒有把這些硬件的東西備齊,你就一天要遭受這樣的待遇。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

到如今,時隔二十年之後,羅興再一次的站在了麵對北魏的戰場之上。隻是這一次他做的不再是一個小小的指揮使,而是指揮一方的大軍主帥。這一次,他也不再是大趙的臣子,而是,身為大夏的明威將軍。說來也是可笑,他夢寐以求的地位在自己正兒八經微沉的時候沒有得到,在如今反倒是得到了!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這世間的狗屁道理居然還真有頂用的時候!

羅興知道,這一次出戰乃是李信給出的一次獎賞,算是他即將退出大夏朝堂的獎賞。他今年已經六十歲了,純以一個大將而言,這個年齡已經是行將就木了。但是他不甘心就這麼無聲退去,所以,李信就給了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