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身上那一抹指點江山的意氣風發,可是有著時效性的。若是不能趁著這一股豪情未散的時候做出一番偉業,隻怕是終生都要困頓一地不得伸展了。
王玄應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古城,神色之中帶著一抹激昂的色彩,開口道:“諸位,我等建功的時刻到了!接下來的話我也不多說,總而言之一句話,大家夥都努力活著回去!”
四周的人臉上皆是露出了一抹笑意,齊聲道:“我武惟揚,天下無雙!”
一行人呼嘯的遠去,呼聲雄渾,驚起了一隻休憩的烏鴉。黑色的羽毛飄落,飄飄灑灑,依稀間帶著幾許神秘與不祥的意味。
其實,初興的王朝與長治久安的王朝的最大區別便是,在初興王朝的初期都是充滿著開拓與進取的精神。而王朝的版圖,往往也會在這個階段抵達極盛。一旦過了這個階段,統治階級便會逐漸固化,而上升的渠道也會逐漸的趨於封閉。王朝的重心也會由對外的開拓進取轉而成為內部的階級鬥爭,這一期間的王朝官吏大都是奉行著先做人,在做官,後做事的原則。王朝從整體則會失去進取與開拓的精神,而這在文士的口中則會表現成為武偃文修,盛世之始。
而在李信看來,所謂的盛世,其實也就是一個王朝一條流動的活水,逐漸的轉變成一潭臭不可聞的死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皇帝還是臣子都是將自己的重心從理政變為享樂,這一過程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直至這個王朝徹底的毀滅。
事實上,在先民失去了開拓精神之後,後世的子孫便開始了抱殘守缺。這一點李信前世可以看的分明,雖然說王朝的疆土變幻不定,但是大體上卻是再也逃脫不出漢唐的藩籬。一個個隻知道複我漢唐舊土,卻沒有一個想著拓土開疆。而這,則是一個民族的銳氣逐漸喪失的結果。
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出現,李信痛定思痛之下,而後一手將整個大夏推入了軍國主義的進程之中。盡管後世的時候對於軍國主義有著這樣那樣的評價,但是有一點卻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軍國主義時期,是漢家王朝最強大的時期。
先秦之時,秦國能憑借一國之力將匈奴按著地上打。兩漢之際,北匈奴王帳被漢家軍隊徹底的打殘。隋唐之時,突厥的可汗隻能匍匐在漢人皇帝的腳下,恭敬的稱呼聖可汗。到了唐太宗一代,李世民甚至可以將突厥的可汗抓過來在宴會上跳舞助興。而這一段時間,毫無疑問的是漢家王朝軍國主義色彩最濃厚的時期。
所以,李信果斷的選擇了這一條道路,哪怕這條路會陪伴著無盡的屍骨!而這一影響,將會影響很多人,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