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這一次的填詞並不困難,大多數都是經常看到的經卷。不過,他也想得出來原因是什麼,有了後麵兩題的改變,前麵自然是優容了一些。畢竟,大部分的士子可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人物。
毛筆落下,貢院之中全部都是一種靜謐的聲音。巡考的官員輕手輕腳的從各個貢房前走過,四下打量著四周的考生。這一次參加科舉的人不多,頂多也就隻有千人,不過也正是因為人少,所以這一次才會在長安設考。
周明坐在椅子上,雙手撐著桌子,看著身邊的同僚,臉上卻是露出了一抹意義不明的笑容。一個巡考回來的禮部官員看著周明,輕聲道:“周侍郎,不隻是何事居然會這麼開心。”
周明看了鱗次櫛比的貢房,而後低語道:“當年的時候,我也曾經在這裏呆過,心裏曾想著,若是自己做了宰相,必定狠狠的處置那個監考的官員,確實不曾想如今竟然成了主考的官員。世事玄奇,真的令我等庸人難斷呀!”
那官員看著一眼身著雲雁補服的周明,卻是苦笑出聲,“侍郎說笑了,侍郎若是平庸之人,我等豈不是連庸人都比不上了嗎?或者,按侍郎看,這大夏之中,那個不是庸人。”周明瞥了那官員一眼,而後回答道:”陛下就不是,當初某尚未見到陛下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陛下是大盜,竊國之大盜,竊民心之大盜,竊天下之大盜。“
周明的形容讓那官員有些沉默,他雖然知道君上素來不喜歡擺架子,但是這麼形容,是不是有些過分了。不過話又說回來,按照周明的說法,除了真正受命於天的聖皇,那個又不是做了一次竊賊呢?
周明看了一眼有些沉默的官員,緩步起身,做的時間長了,他需要到考生中間轉上一圈。
……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就已經到了中午。一個個穿著皂衣的小吏腰間挎著一個竹籃,緩緩的走入了貢院之中。在貢院兩天的時間,飯食什麼的自然是全部由朝廷提供,無需自己花銷。當然,這食物的質量嗎也就是無需多想了。
按照大趙科舉的規製,是兩個冰涼的饃饃加上一碟鹹菜,還有一壺熱水,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對於這一點,李信雖然是深惡痛絕,但是卻還是繼承了下來。畢竟,若是吃別的東西吃壞了肚子可就是不好辦了,一切以著考試為重。
更何況,若是有什麼香氣大的東西帶進來,別的不說,你讓那些寒門子弟怎麼想。要知道,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壺漿。居於陋室,安貧樂道的。所以,李信非常幹脆的采取了一刀切。
為了防止考試紀律被擾亂,為了保障考試的有序進行,所有人全部都去吃饅頭。當然,李信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是有意想要磨礪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