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各自心(2 / 3)

你說你在當乞活軍大都督的時候,整天裏都是忙的不沾地,沒有時間去招蜂引蝶也就算了。可是,你都當了夏王了,在這樣可就是有些說不過去了。如今滿朝的文武大臣雖然不曾明說,但是私下裏的議論卻是從來都沒有停過的。比如說什麼,王後善妒了,不讓王上納妃了什麼的。

這些話她都聽過,她承認自己確實有過那麼一絲絲的妒忌心裏。但是,你們大王不納妃真的不怪她。她曾經也在李信麵前提過一兩次,但是結果卻是李信都非常快的就給搪塞過去了。到了如今,要不是她如今已經誕下了一對子嗣,估計禦史們的彈章早就送到李信的禦案旁了。

可是即便是有了一對子嗣,可是一眾大臣勸諫李信多生子嗣的奏章卻也是一直沒有停過。合著在他們眼裏,皇帝其他的什麼都不重要,首先一條你就得會生,你就得能生。不過話又說回來,能生的皇帝一般做的都不差卻也是真的。

沒了後宮管理,她自然要給自己找一些事情做。畢竟,總不能天天抓著她家的小元宵玩。思來想去之下,她就把自己的目光瞄向了關中蜀中兩地的名門貴女。這個世界上最牢固的關係是利益關係,但是利益關係固然是牢固,但是他卻並不可靠。所以,在利益裏麵加上情誼的成分,這才是人類正常社會關係當有的狀態。

在如今的時代,最被人所公認的五種關係莫過於天地君親師。前麵兩種太過飄渺暫且不提,但是後麵三種可是構成了這個世界倫理體係的最重要成分。須知道,這是儒學昌盛的大趙,在這裏正是君子最好的生存土壤,而不是李信所生存的那個已經禮樂徹底崩壞的末法之世。

在李信曾經所生存的那個時空之中,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用利益來衡量,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出賣。在那裏,是誠實與高尚的末世,是奸詐與卑劣的天堂。禮樂崩壞,末法之世。正應了佛經中的那一句,末法時,吾子吾孫為僧,穿汝之袈裟,壞汝之道統,以佛之名,行魔之事。

李信無法想象,當一向是以青燈古佛,人家淨土的佛寺變作銅臭味十足的商業化場所的時候。位於西天樂土之上的佛菩薩們會是如何的一副麵孔。悲傷,無奈,亦或者潸然淚下。在一切都已經快進化的時代裏,君子已經了過去式,即便是偽君子也難以生存。小人成了世界的主流,而有節操的小人則成了人類的認知中的“新的君子”。

對於這一幕,李信生前的時候實在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該以如何的麵孔,如何的態度去麵對這一個變化。大道廢,有仁義,大真出,有大偽,國將亡,有賢臣。許是應了老子對世界做出的讖語,一步一步的演變確實是緊鑼密鼓。

隻是不知道,當孔老夫子夢轉千年之後,再度看到這麼一副景象的時候,會是一副怎麼樣的麵孔。會不會在罵上一句,“始作俑者,其無後矣。”當然,估計是孔老夫子把自己罵死在那裏,也不會有人動容片刻。畢竟,千年已過,人總是需要成長的嗎?

但是,那些是末法之世,那些是禮樂崩壞的時代。而這裏不是,大趙不是,最起碼大趙現在不是。處於第二次儒學複興之中的時代,各種各樣的學說在社會中充斥著。被各種各樣學說侵染的儒生們,在節操的方麵要比後世的那些專家教授之流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