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一句話說完,輕柔的話語好象是巴掌一般狠狠的打在了一些人的臉上。
“我家主公,好歹是個漢人來著。”
淡淡的一句話語卻好像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妖刀,飽食了四周人的心血。陳道所背得乃是陳湯與甘延壽的一封奏疏,主旨便是那一句,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些東西,他們都聽過,也多次感懷過。但是,從來沒有一次讓他們感覺到如此的尷尬與局促。
有趙一朝,論文治絕對是令曆朝羞慚,但是論武功卻是著實有些上不得台麵。不說是比之前朝,就算是前朝末年亂世之時崛起的諸多英傑,他們也是根本及不上。當然,這些東西與人才無關,純粹就是因為大趙防備武人的製度在前,所以,縱使是有著名將,也隻不過劃過天際的一顆流星,根本就沒光耀於世的機會。
就好像如今李信麾下展露頭角的大將,有一半可都是大趙的武官,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他們在大趙境內的時候一名不值,反倒是到了李信麾下才開始發跡呢?
不,不是。
若要問原因為何,無他,體製不允許罷了!須知道,龍氣對外之時或許會弱的可憐,但是對內的時候卻是生殺予奪無人能及的。隻要你是體製內的人,隻要你不敢徹底掀桌子,那你就得老老實實的受著。
研究過曆史的人就會發現,在某些史書之中所記載的一些個功勳之臣曾經落入敵手百般不屈,但是在被朝廷問責的時候卻好像是沒了骨頭的狗一樣,其中到底是因為什麼,可曾有人好好想過呢?
閑言少敘,陳道的那一句話語沒有什麼意思,有的隻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態度。但是,就是這個態度,令他們十分難受。
……
殷禎臉色有些不好看,而後望著陳道的臉,似乎是想要說些什麼,最終卻還是被心中的理智壓下。良久,殷禎揮手讓陳道下了朝堂,而後看著侍立周遭的大臣,感歎道:“諸位看這人如何?”
在場的大臣全部都是一片沉默,他們知道殷禎問的是什麼意思,但是他們卻是不知道殷禎問這句的哦意思是什麼意思,所以,他們不敢說。聽著這句話或許有些拗口,但是實際上卻是相當簡單。隻是,這一份簡單,卻是他們為官多年之後而積攢下來的幾分宦海智慧罷了!
所謂人情世故,計策智謀,其實就是這麼一種東西。說著複雜,看著複雜,理解著複雜。但是當你真正理解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些東西其實也就是那種東西,根本沒有什麼可以心塞惆悵的。而之所以會表現的那麼複雜,其實就是因為真相太過簡單,也太過殘酷。所以,聰明人說話一向是雲裏霧裏,令人根本看不透。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就是,大多數的人都受不了。
就如同人情世故,他的本質很簡單,不過就是單純的利益交換罷了。可是您這麼說可以嗎?若是說出來,這風評你自己還要不要了。這樣說話,說是離經叛道都是輕的,往重了說那就是禽獸不如。
再比如,儒門弟子教人守禮,但是守禮是為了你好嗎?毫無疑問,不是!儒門教人守禮隻是為了讓國朝的統治更加延長而已,而國家所給予的恩惠也隻不過就是用來收買你一生的賄賂而已。所謂王朝,那個是不是在盤剝百姓的身上建立起來的。但是,你真的可以這麼說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