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軍隊裏麵再安放一隻小部隊,讓兩支軍隊互相督促,以達到大小相製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這是一個善政。隻是,人心這種東西,永遠都是最容易變得。於是乎,這個善政就變成了節製武將手腳的惡政,雖然說能夠防止武將變節,但是隻要其中一人有私心,就會造成一個相當嚴重的後果。更何況,人這種生物本就是在勾心鬥角之中長大的,沒有私心,可能嗎?
至於孟珙為什麼節製不了諸軍,答案自然是趙炯所領導的捧日廂不受他的節製。隻是,這一招,李信怎麼看怎麼蠢!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一個國家不可以有兩個君王,同樣,一個軍隊裏麵也不能有兩種意誌。如今大趙朝廷的這一種行為無疑是讓軍隊裏麵有了兩個意誌,那麼問題來了,該聽誰的呢?尤其是其中一個人還有了所謂的靠山之後……
身為一個主帥卻不能節製自己的軍隊,說出去固然有些可笑,但是卻是孟珙如今真實的寫照。至於為什麼會出現眼前這種情況情況,很簡單,朝中文臣老爺們將戰場當做了他們黨爭的地盤。
往日裏都是文人領兵,一個個的武將自然是不敢在一幫子文官麵前紮刺,否則的話,不知道從哪裏襲來的暗箭就可以把他們釘死。或許,根本不需要暗箭,文臣殺武將,還不跟殺條狗似的,隻要有武將敢在文臣麵前炸刺,分分鍾請你去地府一日遊。
就好比另一個時空中韓琦對於狄青說的那句話一樣,“東華門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兒!”此世之中雖然沒有這一句話語,但是貴文賤武的思想卻是根本不變的。有趙一朝,無論是武臣,勳臣,還是貴戚,亦或者皇族,在文臣的麵前統統隻有黯然失色。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一句,兩府三司六位宰相如果合力,絕對可以讓當朝皇帝吃一次憋,而且皇帝還沒有什麼要說的。
可是,當領兵的變成了武臣之後,一切的問題就露出來了。大家都是二等漢,在老子瞎咋呼什麼呢?老子怎麼說也是天子親軍,有殿前司三衙管軍直轄,你一個區區的製置使有什麼資格調動我。亦或者,大小相製乃是朝廷祖製,你一味的攬權,究竟是何居心。
這些,就是在如今的捧日廂的禁軍心裏所想的。他們想的,真心是太多了!
俗話說,心思一多了,隊伍也就散了。如今大趙官軍的情況,正是可以如此形容。隻不過,這一切對於李信的大夏來說,是一件十足的好事就是了!畢竟,對麵擁有了一個豬隊友,而不是自己有了一個神對手,難道不是該慶祝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