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這一份不喜自然而然的轉向了少府令,張肅。
隻是張肅是匠人出身,雖然說也可以咬文嚼字,但是終歸是一個匠人,所以對於朝中的一切根本就沒有多少的關心。對於如今大夏之中隱隱出現的山頭,也沒有多少的參與。
他知道,少府是當今夏侯的親屬衙門,是李信的自留地,根本不容得別人插手,所以,張肅很是小心!準確的說是,他就算是再不小心,他也得小心。上一任的少府令就因著一些個事情,而犯了忌諱,結果卻是被滿門抄殺!
如此殷鑒不遠,自然是由不得他不小心。
不過,說到底,少府的這份工作其實也沒有多難,隻要是盡職盡責,不擅自交接一些個禁忌人物的話,其實也沒有什麼事。隻要把著分內的事情辦好,守住自己的本分,就一定可以安然無恙。
可是話又說回來,能夠謹守住自己的本分的人又有著多少呢?
這是一個問題,這也不是一個問題,因為他沒有作為答案的難度,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否。如果每個人都能夠謹守住自己的本分,安分守己的話,那大同之世就在眼前。可是大同之世一直沒有到來,這說明了什麼,想必是他們也清楚。
張肅躬身一禮道:“回稟夏侯,少府如今有大大小小的司局十餘個。所有的司局全部都能夠進行正常的產出。到了如今,弓弩司,已經製成了一石弓五萬張,箭矢一千萬發。紙甲司已經製成了紙甲四十萬副,皮甲八萬領,鐵甲五千副。陌刀局已製陌刀二十萬柄……”
聽著張肅娓娓道來,在座的諸多大臣神色之中,皆是不由自主的放輕鬆了一些。畢竟,有著如此的底蘊,大夏如今也可以說是一方真正的勢力了!
最起碼,當初的吐蕃可是沒有這麼厚的底蘊。隻要說一個能夠與著李信此時相比的勢力,大概也就隻有另一個時代裏隋唐時期的高句麗了!擁軍民五百萬,而且是一個農耕的民族。
哪怕是別人不承認,李信在這一刻也具備了掘動整個大趙根基的能力!
絕對不容小視的能力!
李信摸著眉心,又問了一句:“伏火弩呢?”張肅微微皺眉,似乎是在想這些什麼,片刻開口道:“回稟夏侯,伏火弩已經產出十二架,全部都是七百斤的重量。”
李信微微點頭,“十二門嗎?卻是夠了!”
所謂伏火弩,即是火炮,為了不讓大趙皇城司的密諜發現火炮的威力,在對外的交談與宣稱之中,便是以著“伏火弩”作為火炮的名字的代替,除了當初與李信一起見識過火炮真正威力的大臣,其餘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伏火弩究竟是什麼東西。
……
日頭漸漸升至當空,一眾的大臣從蜀王宮裏走出來,臉上皆是帶著幾許匆匆之意。大戰將起,可是有的他們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