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無題(2 / 2)

於是,統管軍政大權的節度使開始出現在曆史的舞台上!開始的時候,節度使的權利雖大,但是都還知道對皇帝保留著起碼的敬畏。但是到了後來,中樞權利越發衰弱,自然是越來越沒有人把朝廷當做一回事!

更要命的就是,相當一部分在朝廷那裏得不到滿足的士子,開始將目光投到了這些節度使的身上。一向不知敬畏為何物的軍頭,唯恐天下不亂的書生,這兩種東西碰到一起的時候,哪裏還會有好事發生呢?

於是,節度使與節度使之間開始了慘烈的廝殺,為了爭奪更多的地盤,更多的財富,以及更多的女人!

在這一過程中,做出決定的固然是節度使本人,但是,在這其中起到煽風點火,挑撥離間的角色就是他們這一群文人。如果說那些致使天下混亂的軍頭,要擔全部責任的話,那麼那些所謂的文人墨客,最少要擔上三成的責任!

待到本朝太祖鼎定江山的時候,那些軍頭們已經結結實實的打了將近一百多年。其實按這麼說來,如今的大趙文貴武賤,隻不過就是一次劇烈的反彈罷了!

同樣,為了防止那些事情的出現與發生,也為了保證國家的穩定,以及各種各樣不同的原因,本朝太祖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對著科舉的製度進行了大量的改動。

首先就是,科舉製由以前的多科並行,變做了如今的進士科一舉獨大。隻是這樣一來,官員本身的才華問題,就已經真的成了問題。平日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說起來有些誇張,但是卻也是事實。

不過,大趙家大業大,將一個官員留任之後,在學習上一段的時間,這也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於是就是這樣,科舉製就變成了如今的這副模樣。

心裏想著,李信緩緩點頭,示意內侍將那些舉子詔進來。

一個又一個的舉子邁步入殿,李信細細地打量著眾人。心中不禁有些哀歎,果然是沒有多少出色的天才了!不過想想也是,有那個天資與魄力的家夥早就在乞活軍崛起之初,就已經投身到乞活軍的陣營之中。

如今剩下來的,雖然不說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能耐,但是和那些第一時間就做出準確的決定的英才們相比,卻是差得遠了!

不過,就這些也已經足夠了,李信又不想讓他們去做宰相職位,否則的話,如果都去做了宰相,誰有來打理一下這個國家呢?

心中轉悠有些不好的言語,李信麵上卻是不顯。隨口問他們一些個基礎的問題,看看他們的回答情況如何,而後勉力他們幾句。雖然他們不能執掌中樞,運轉陰陽,但是做一個百裏侯還是可以的。

看著緩步退出大殿的舉子,李信心中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