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河之戰已經過去了兩日,軍中的兩萬俘虜也已經被陳道領著六千步卒押送前往建昌。隨著戰爭的日益激烈,與天氣的逐漸寒冷,步卒所能派上的用場也已經不多。而且,草原征戰,沒有馬可是不行。
雖然乞活軍士卒的人數減少了很多,但是戰力卻是沒有多少下降。或者說,在進行了一番輕減之後,乞活軍的戰力反而上升了不少。
有著傷病的士卒均被李信命令撤回建昌,雖然不能參加最後一場戰爭,令他們很是遺憾也很是不甘。但是,在乞活軍中軍規法紀的約束力已然深入到了士卒的心中,所以即使是心有不甘,他們也隻能接受。
畢竟,身處草原荒漠之中,他們這些步卒還真的派不上多少作用。更何況,他們這些人,身上雖然沒有大傷,但是小瘡小疾的亦是不在少數。雖然有了隨軍大夫,但是真要是醫治還需回到建昌。而且,這兩萬奴隸還是需要押回去的!
……
陳道騎著一匹健馬,神色中隱隱多了幾分滄桑。顯然,這一月間的經曆,讓他是頗有些感觸。無論是軍陣廝殺,還是風景人情,都是別開一番天地。對於他來說,這可是相當珍貴的經曆。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八個字從一開始就是他的行為準則,這一月間的見聞對於他日後的主政隴南,幫助可是絕不在小。
……
浩大的軍伍徐徐前行,帶起滾滾煙塵。六千士卒押著兩萬俘虜從草原上經過,登時引來了不少部落的窺視。但是,也隻是窺視罷了!至於其他的,他們不敢!
這一月間的變動之大,即使是他陳道也有些猝不及防,更不要說是草原上的部落酋長們了。而且,能夠在如此混亂的草原上生存下來的部落都是見好就收的精明人物。這一幫子人物個頂個的嚇人,他們從身邊經過都能感到衝天的血腥氣。
不是殺人盈野之輩,哪個能流出來這等的氣勢。所以,機智的部落酋首們頓時老實了!
他們的老實也給乞活軍帶來了不少的方便,雖然李信也派駐了一千騎兵隨軍保護,但是能省一事還是省一事的好。否則的話,總會有不便。
畢竟,李信的意思是將這兩萬蕃人移至建昌為俘役,所以能夠不殺還是不殺的好。甭管事實到底是如何,但是話終歸是這麼說的!
陳道亦曾在乞活軍治下主政,自然明白乞活軍的民役為何會輕。還不是因為有了眼下這些俘役,囚役,雖然李信此舉在士林間頗有微詞,但是實用卻是不消說的。既然如此,那就不需在意了!
至於名譽的問題,名滿天下者,同樣毀滿天下。隻要天下鼎定,四海歸一,他們這些斧正之臣,自然是少不得“開國名臣”稱呼。若是身死族滅,“亂臣賊子”的名號,那自然也是想逃都逃不掉。
說到底,曆史終歸是由勝利者把玩的窯姐兒。正義必將勝利,因為勝利者都是正義的,也必須是正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