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天山雪暗雕旗畫 (三)(2 / 2)

為了不再部下中搞有色眼鏡,所以,李信對於蠻人羌人的稱呼是相當的厭煩。並且多次直言道,不論是什麼身份,在乞活軍中就隻有一個身份。

有沒有用李信不清楚,但是上行下效,軍中將士關於蠻人羌人的稱呼卻是少了許多!

……

少府出產的強弓勁弩,從量級上來說和白牛部士卒所持的獵弓就不是一個層麵上的東西。精鋼製造的箭簇,和鐵甲一般有著相當嚴格的要求。

二十步張弓,以箭射甲。箭簇彎則罰製箭之人,鐵甲透責罰製甲之人。必須做到箭不彎,甲不透,才算是合格。有著如此嚴格的要求,所以無論是箭矢還是盔甲,都是相當優質的。這也是乞活軍士卒對於草原上的箭矢看不順眼的原因,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弓弩司被淘汰下來的箭矢,也要比白牛部士卒的箭矢好上數籌不止。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麼嚴格的要求,所以,少府弓弩司,還有鐵甲司,出產成品的速度都會有點慢。

扯的卻是有些遠了,但是這些東西對於如今的戰局卻是相當的重要。

……

當世軍中所用的弓大都是八鬥弓或是一石弓,而這種層次的弓弩對於普通的百姓卻恰恰是保密的。普通獵戶所用的弓箭大都是在五鬥或是六鬥左右,做工極其優良大概會達到七鬥半。

所以在射程方麵,就會處於相當的劣勢。好比說,在敵人箭矢射到你的頭上的時候,而他卻還是在你的射程之外。蓄力一拳想要對著敵人打出去,結果打出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胳膊根本不夠長,還一不小心閃了腰。

具體說來,基本上就是這個感覺。

沒錯,這就是眼前的白牛部騎士所處的窘迫境地。密集的箭矢從他們的頭頂落下,精鋼打製的箭簇狠狠的釘在了他們的身上,帶走了一個又一個戰士的性命。而他們卻無能為力!

和新鮮出爐的乞活軍騎兵不同,雖然他們已經經曆過相當一部分的訓練,但是和自小就從馬背上長大的羌人還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畢竟,十幾年或是幾十年的時間,不可被短短的幾個月所超越!

對於弓箭,他們隻是用來作戰,而在羌部戰士曾經的生涯中,弓箭,馬匹,戰鬥,已經成了他們生命中的或不可缺的一部分。

真要找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本能!無數次的戰爭,已然將這些便做了本能。就如同吃飯喝水一樣自然,箭矢射出去就會射中敵人,射不中才是怪異的事。

漢人精心打造的箭矢,與善戰的羌部戰士結合在一起,立時發揮出了一加一等於三的強大效果。

大規模的騎兵衝陣,一向是漢人的專利。而騎射,則是遊牧民族的專長。

……

密集的箭矢落下,一個又一個的白牛部士卒從馬背上跌落,鮮血成了這片天地的主流。那一段短短的距離,仿佛化作不可逾越的死亡之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