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 北風吹雁雪紛紛(三)(3 / 3)

殷紅的鮮血彌漫了他們的視野,騎兵過處,盡數化為毀滅。牛羊馬匹,金銀玉器被送源源不斷的至後方的大營之中,隻剩下冰冷的屍體無言的躺在地麵,似乎在控訴著這一切。

對於眼前這種情況,李信並沒有阻止。隴南一地的漢人太少了,異族太多了!如果沒有辦法讓漢人立刻多起來的話,那就讓異族變少。也就是常說的“削平天下!”

本來,李信是想等羌部白牛部相持不下的時候,再出來收拾河山。攻占隴南的原定計劃也不是現在,但是因為一個泰赤,李信不得不親自出手。以至於到了眼下這種局麵!

對於異族與異族的殺戮,李信並沒有多少觸感。隻要不是乞活軍親自動手就好,畢竟,乞活軍還是要對這裏進行統治的!當然,即便是造成了殺戮也無妨,李信有的是削平怨憤的辦法。

隻是,能簡單一點還是簡單一點的好,李信有點怕麻煩!

……

憤怒的羌族戰士席卷而下,這一片剛剛安靜不久的草原再度被硝煙彌漫。在與白牛部的一戰中,羌族的勇士流了太多的鮮血,太多的部落一舉蕩滅,曾經強大的羌族部落已經盡數化作了雲煙。

除了泰赤部……

將吐蕃士兵盡數引至羌部世居草原的泰赤部非但沒有被削弱,反而在這場戰爭中靠著吞噬羌部的屍體變得更加強大!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毫無疑問便是泰赤,一個卑劣的背叛者!與擊敗了羌部的白牛部相比,羌族戰士更恨的是身為同族,卻將同族推向深淵的泰赤。

或許是人類的劣根性,與敵人相比,人類更恨得是漢奸!滿清入主中原,興起無邊殺戮,結果後世的文人墨客對野豬皮的子孫歌功頌德,對於引兵入關的吳三桂卻是罵名不絕。

眼前這一幕,正是如此。所以,當日李信才有那一句,“這泰赤拉仇恨的能耐,也是醉了!”之語。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當羌族的戰士看到自己的那些所謂“同族”,沾滿了同族的鮮血,卻安然的生活在同族的草原上的時候,他們瘋狂了!然後,隨之而來的,自然便是血腥的報複!

看著羌族戰士對自己同族所做的一切,黃旭卻是隱隱約約間明白了一些什麼。也隱隱約約明白了李信為什麼會將這一群近乎瘋狂的羌族戰士放了出來,李信想要占據隴南,自然是要將本土的勢力削弱的。

而這就是李信削弱本土勢力的手段之一,大概!

隴南乃是苦寒之地,生活在此地的民眾自然也是彪悍無比。對於李信來說,隴南無疑便是一個上等的馬場與兵源地。當然,這一切需要在削弱隴南本土的勢力之後。

……

羌族戰士一路疾馳,很快便是到了那名為王帳的地方。鱗次櫛比的敖包,仍舊在放牧的人們。牛羊的叫聲傳入羌族戰士的耳中,一股森然的殺氣升起。

望著那依舊祥和的地方,羌族戰士的眼中泛起了一絲猩紅。那是血的顏色!

折靖一揮橫刀,三千羌族戰士猶如離弦的箭矢一般衝向了泰赤羌部的駐地。所有的羌族戰士都紅著眼睛,看向泰赤羌部駐地的眼神就如同看不共戴天的仇敵一般!

或許就是仇敵!

因為泰赤的背叛,不知多少羌族部落在一瞬間分崩離析,不知道多少羌部勇士失去了妻子兒女。而他們,現在正用那殷紅鮮血換來的功績,享受安逸的生活。

“不能忍受,絕對不能忍受!”所有的羌部戰士在心底怒吼。

用同族的鮮血換來此時的安寧,在此刻的羌族戰士眼中已經成了無法忍耐的事實。他們已經不配稱為羌人!是他們引來了吐蕃的士兵,是他們在大戰焦灼的。時候向羌部捅了狠狠的一刀。是他們將羌族送入了再也無法崛起的深淵!

這一切,隻有鮮血才能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