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走到上首的位置坐定,幾個護衛守衛在四方。環視著站在廳堂裏的諸多家君,李信眼簾微垂,心中感歎一聲:“出彩的不多呀!”不過想想也是,當年趙軍入蜀的時候,實力保存完整的世家都被遷出了蜀地。留下來的雖然不能說是暴發戶,但是和那些積年累歲的世家還是有些區別。
幾個家君站起行了一個文士禮節,李信心中一笑,卻是不慎在意。文人嗎!有點傲氣算好事,若是沒了傲氣還算什麼文人。後世滿清入主中原三百年,留下來的文人是什麼樣子?寡廉鮮恥,損公肥私……
心裏想著,李信悠然開口道:“今日請諸位來,確實有些事情要說。”在場家君皆是微微俯身,以示傾聽。
看著場中的諸位,李信輕輕道:“諸位皆是書香門第,耕讀傳家。這賦稅就取最低一等來交吧!況且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出將入相不比在田舍漢中刨食來的方便嗎?”
“換句話來說,官紳一體納糧製乃是都督府大政,改是絕對不可能改的。還希望諸位能夠清醒一些,本都督不想殺人,但也不吝殺戮。”
冰冷冷的話語傳入諸位家主耳中,在場眾人皆是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戰。不吝殺戮是真的,但是你不想殺人?!你是在說笑嗎?你去問問亂葬崗上新埋的屍體,看看它們怎麼說。看著李信平靜的麵容,諸位家君皆是心中淩亂。
頓了頓,李信接著道:“諸位家中若有成才的子弟,不妨送過來。當然若是嫌乞活軍廟小不願意,那也無妨!此事全憑自願。”
竇子遠兩眼微眯,“全憑自願嗎?”不對勁,很不對勁!雖是不明顯,但竇子遠還是可以從李信的話中感到絲絲縷縷的不以為然,對於眼前世家的不以為然。仿佛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感覺,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信號。
世家自古能夠留存下來的原因在於皇權需要他們,需要他們去維持皇朝的運轉。如果皇權開始不需要世家的話,那麼無疑是一個極壞的消息。世家的力量固然強大,但是和一個王朝比起來還是遠遠不夠比的。因為皇朝需要世家,所以世家存在。但如果皇權不需要世家了……
竇子遠眼中閃過一絲深邃,“根本不敢想象!”文字普及,科舉盛行,世家力量固然開始削弱,但是卻仍然穩固。李信能夠如此的憑仗究竟是什麼?
竇子遠看著遠處的李信,心中思索。就見李信微微站起,從護衛手裏接過一個木盒。“梓州常胤是哪位?”一個中年男子站出,恭敬道:“學生在!”李信微微一笑,“聞君素有閑名,這梓州勸農使一職還請不要推辭。”
常胤臉上一喜,下跪接令。“臣定不負都督所托!”
竇子遠瞳孔微縮,真是舍得!一州勸農使說給就給了,這可不是什麼閑職!還真是大方的很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