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 秋收(2 / 2)

大趙優渥士人,但凡有功名在身皆是不需要交稅。真正能到國庫手中的糧食確實是不多,不過大趙大興海市,商事,一國的歲入多半都是取之於此。而乞活軍則是不同,治下五州施行的是官紳一體納糧製。縱使是退役軍兵,為官之人也需要交稅。雖然所繳納的稅賦是最低的一等,但是交了就是交了。

傅青主麵上露出幾縷複雜之色,看著坐在馬上的李信,心中喃喃低語:“這個主公對於我來說,真的好嗎?”若是以往的時候,傅青主對於自己眼前的疑問一定是嗤之以鼻。但是現在,他真的猶豫了……

對於他們這些輔弼之臣來說,漢高祖劉邦那樣的主公是最好的。稍稍提點就能反應過來,但是眼前這位?好像有點太聰明了!蠢了的主公會讓你以頭搶地,但是太聰明的主公就有點驚喜過度,然後變成驚嚇的意思。

來到乞活軍治下,已有將近三個月。三個月來的所見所聞,觸目驚心。

趁著五州空虛,立刻就頂著壓力推行裏亭製。這還算好,以一隅而敵天下不得不如此,還可以說是無奈之舉。但是武學和庶務司就讓他有點膽寒了。古往今來,世家與王共治天下乃是不變的格局。而李信,他分明就是想掀桌子。武學之事,就是預演。今日有一個武學和庶務司,他日就不能有一個文學嗎?

再有就是官紳一體納糧製,別人出身寒微可能不清楚,但是傅青主還能不清楚嗎?世家大族,良田萬頃,如何積得起那麼大的家業,還不就是不納稅嗎?隻要開始收稅了,那就一定是入不敷出。再者就是借糧,春夏之交,青黃不接的時候將家裏的糧食借給百姓,即是“青黃不接之時仁借口糧於鄉裏。”借一還二都是輕的,甚至有三倍五倍的要,但是百姓也隻能受著。畢竟,人還得活著不是。所謂的仁字之後,全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子。

當時李信提出將借糧於民定為恒製的時候,自己曾出言勸阻,畢竟此舉實在不利於乞活軍。隻是這兩個舉措就足以將天下的世家盡數推往對立。

這位主公隻笑意盈盈的對自己說了一句,“若是乞活軍千秋萬代,他們自然會屈服,若是乞活軍覆滅,談之何用?至於世家,我記得有一句話,“流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言語中滿是譏嘲”

是呀!會屈服的!文人的骨頭,大多數都是軟的。再硬的也不過隻是“危難一死報君王”罷了。更何況是千年的世家呢?能夠傳遞千年的世家,骨頭有幾個是硬的!

怔怔注視著前方的李信,傅青主惆悵滿腹。同行的武士同見得如此,策馬湊了上來,低聲道:“青主兄不必多想,咱這位主公懶得很!”聽著武士同意味深長的話語,傅青主撚著胡須,長歎道:“幸虧是懶得很,不然……”

聽出了,傅青主話語中的未盡之意,武士同也是無言,“不然就沒我們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