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信的一句話,無數戰俘的命運就此被決定。
俘役,在後世被史學家噴了無數次的名詞。甚至有極端者說過,大夏王朝近千年的輝煌是數百萬俘役的屍骨堆砌而成的。且不論他的言論是否過激,但是在有夏一朝,徭役之輕實數曆朝之最,但是取而代之的卻是臭名昭著的俘役與囚役。
一般來說,對於這些被俘獲的士卒,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招撫為主。就如同曹操的青州軍,實際上就是吸收黃巾軍的屍骸而成長起來的。如果沒有那十幾萬的青州軍,與袁紹爭鋒與官渡,奠定北方真龍業位的還不知是誰呢?
但是那是黃巾軍,差一點就掀翻了大漢江山的黃巾軍。而這眼前的又是什麼,大趙廂軍?!說句實在話,對於大趙的廂軍,李信著實是有點看不上眼。
優點沒有,缺點一堆。將他們放入乞活軍中,李信還真是不放心。畢竟,李信不知道用多少人的腦袋祭了軍法,才將軍中風氣整肅過來。甚至祭旗的人裏麵還有他李信的親叔叔,如今再讓他將這些可以成為害群之馬的東西放入乞活軍中。他腦袋得有多抽風才會這麼幹!
況且就以他們的一戰就潰的勢頭來看,李信說什麼也是不敢用他們的。留著他們空耗糧食不說,還容易滋生事端;如果殺了他們的話,嗬嗬,你開什麼玩笑?這又不是七國亂戰的時候,可以一戰坑殺百萬士卒。
而且民族內的屠殺,除了多幾分暴戾的名聲,還能有什麼用?而且李信一向認為,“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將那些戰俘全部殺了是最浪費的行為,扔到煤礦裏挖煤還能賺點回頭錢呢!
心中想著一些不相幹的事,李信抬起頭看著室內的幾人,“武參軍!”聽到李信開口叫自己,武士同連忙起身,以示聽命。看著緘默依舊的武士同,李信無奈的歎了一口氣,“五州二十六縣的土木修建就交給你了!”武士同看著李信滿臉嚴肅的表情,隻得躬身受命。
轉頭看著低著頭的吳奎,李信微微一歎,“吳虞侯,你的憲兵司從現在開始就直接統屬於我,希望你能夠恪盡職守!”聽著李信略帶殺氣的話語,吳奎微微一怔,躬身應諾。眼前這位主公在其他的時候均是溫和的很,唯獨在軍法上麵絲毫不容情麵。
環視周圍的眾人,李信抿著嘴唇,“接下來半年將是乞活軍最艱難的一段時間,別的我不多說,還請諸君共勉之!”
“諾!”
……
幾個臣僚從議事堂中走出,看著未上二竿的日頭,武士同捶了捶發酸的腰間。在一個新興的勢力中,最不擔心的就是沒有職業可以做,也不會因為缺了某一個人而停轉。
因為在新興的勢力中,大多數的人積極進取的,隻怕做的事不多,而不會像老牌勢力那樣一大半的精力都消耗在內耗中。
在新興的勢力中固然會存在利益摩擦,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會比較克製。即使有矛盾也不過是兩看相厭罷了,不至於到不共戴天的程度。畢竟,現在如果跟不上大隊的腳步的話,就隻能被拉下。而在一個新興勢力中被拉下,無疑不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