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兔死狗烹 英雄遺恨(1 / 3)

項羽被打敗後,劉邦做主天下,開始封賞有功之臣。但是問題又產生了,韓信手握天下兵馬大權,又位居齊國這樣一個戰略要地,如若造反,自己的地位就可能瞬間傾危。劉邦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奪取了齊王韓信的軍權。漢五年正月,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建都下邳。為此劉邦有自己的一段說辭,說一個人富貴之後如果不回自己的故裏展現一番,就如同穿著華麗的衣裳走在夜路上,沒人賞識。這樣一來將韓信從齊地調往楚地,反倒成了體恤臣子,為韓信著想了。

韓信到了下邳,召見曾經分給他飯吃的那位老嫗,賜給她黃金千斤。輪到下鄉南昌亭亭長,就隻賜給百錢,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召見曾經侮辱過自己、讓自己從他胯下爬過去的年輕人,任用他做了中尉,並告訴自己的一幹臣子說:“他不是老弱病殘,當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死他嗎?但是我殺掉他沒有任何意義,如果隻為殺了他解恨,自己再因此獲罪,那麼我又怎麼能成就今天的功業?我的誌向是做大事,怎能隻因為與人鬥氣就放棄自己的理想呢?為了成就大業、一展所長,我可以忍受那樣的屈辱。”從韓信對待上麵三個人的態度我們不難看出,韓信是個頭腦冷靜、胸懷大誌,又能知恩圖報、不拘小節的人。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性格,才使得他能在戰場上冷靜應對各種變化,少犯錯誤;同時在是否背離漢王、自立為王的選擇中,選擇了報答漢王的知遇之恩,願意為之效力以定天下。從這些小事的處理上,我們可以看出韓信的處世原則。而他可以約束自己的野心,卻防備不了別人的疑心。

韓信初到楚國,由於自己設計逼死了項羽,而楚地還有人追思項王,局勢不那麼安定,韓信恐有人叛亂行刺,所以巡行所屬縣邑,進進出出都帶著武裝衛隊,這就讓人懷疑韓信是在借故偷偷操練兵馬。漢六年,有人上書告發韓信謀反。劉邦疑心大盛,想要捉來韓信問問卻又怕逼得韓信起兵造反,這時劉邦的謀臣陳平建議道:“您假托天子外出巡視會見諸侯之名,南方有個雲夢澤,派使臣通告各諸侯到陳縣聚會,說:“我要巡視雲夢澤。”待到韓信覲見劉邦之時,借機將韓信捉拿,這樣就不會旁生枝節了。此時還發生這樣一件事:項王部下逃亡的將領鍾離昧,家住伊廬,一向與韓信友好。項王死後,他逃出來歸附韓信,韓信念在舊時情誼就收留了他。漢王因當年在戰場上屢遭鍾離昧劫殺而怨恨鍾離昧,聽說他在楚國,詔令楚國逮捕鍾離昧。這就給韓信出了個難題,自己明明無心造反,可劉邦疑心太重,加之劉邦周圍有人想陷害自己,不斷進言,自己在楚國的處境十分不利。而自己又收留了劉邦的仇人,到時真要對質起來還不好解釋清楚。

眼看劉邦就要到楚國了,韓信也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這時有人對韓信說:“殺了鍾離昧去朝見劉邦,劉邦一定高興,這樣還能證明您的忠心,就沒有禍患了。”韓信去見鍾離昧商量。鍾離昧說:“漢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您這裏,你想逮捕我取悅漢王,我今天死,你也會緊跟著死的。”還罵韓信說:“你不是個忠厚的人!”隨後刎頸身死。韓信拿著他的人頭,到陳縣朝拜劉邦。劉邦命令武士捆綁了韓信,押在隨行的車上。韓信說:“果真像人們說的‘狡兔死了,出色的獵狗就遭到烹殺;高翔的飛禽光了,優良的弓箭收藏起來;敵國破滅,謀臣死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安,我本來應當遭烹殺!”劉邦說:“有人告發你謀反。”就給韓信帶上了刑具。到了洛陽,大約是查無實據,不久就將韓信由楚王降為淮陰侯,控製在京城。如果說韓信的性格分為前後兩個時期,那麼這段軟禁京城的日子裏,他一定想通了很多事。其中最大的轉變就是韓信對劉邦善待自己已經不抱有幻想,自己已經在劉邦的掌握之中,就如同敗軍之將,何足言勇。

韓信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因為善於統兵而身居高位的,而現在降為淮陰侯,喪失了兵權也就沒有了可以拿出來顯示的資本,所以常常托病不參加朝見和侍行。本是開國功臣,卻落到這般田地,想到自己現在和絳侯、灌嬰處於同等地位,韓信日夜怨恨,在家悶悶不樂,感到自己受到了羞辱。韓信曾經拜訪樊噲將軍,樊噲跪拜送迎,自稱臣子,說:“大王怎麼竟肯光臨。”韓信出門笑著說:“我這輩子竟然和樊噲這般人為伍了。”劉邦還經常從容地和韓信議論將軍們的高下,韓信總是委婉地說他們各有所長。劉邦問韓信:“像我這樣的才能能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劉邦說:“那你怎麼樣?”韓信回答說:“我是越多越好。”劉邦笑著說:“您越多越好,為什麼還被我俘虜了?”韓信說:“陛下不能帶兵,卻善於駕馭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俘虜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