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歸序(1 / 2)

序1

夜深沉,風呼嘯,月光灑在臉上,如霜如露。

天涯路,人過也,正傷心,已斷腸。一個孤獨的少年,在一片夜空之下行走,左手握著一個刀把(無論什麼時候他都從來沒有放下過這個刀把)這不是一把普通的刀,隻有刀把,沒有刀柄。一個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的古銅色刀把,上麵刻著“魂歸”二字,這便是天下第一神刀,也是自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以來最早的一把刀。這個世界上惟有一把寶劍能與之相抗,那便是傳說已久的“冰魄”神劍。早在小李飛刀名揚於世的幾千年前,這個世界上獨一的刀,獨一的劍便誕生了。(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因為“魂歸”、“冰魄”而丟了性命)從此,江湖上的每一次殺戮都是由這兩把刀劍引起的……不知過了多久,這兩把刀劍神秘地如同空氣般的銷聲匿跡,就這樣過了幾千年直到小李飛刀的出世,直到方子安的出世,這兩把刀劍又重見天日了。連方子安自己也不知道“魂歸”為何會在自己的身上。

這個時代是小李飛刀的末期,也是葉開的末期,更是傅紅雪的末期,卻是另一種古老的詭異的原本就存在的一把刀的旺盛期。這不是人的世界而是刀的世界,也是錢和女人的世界,更是權力和地位的世界。無論你多麼的精明能幹;無論你多麼的不可一世、天下無敵;無論你多麼的富甲三千、糧食萬擔;無論你多麼的有勢力有地位有能耐;但在“魂歸”麵前,你隻是一個食物。隻要“魂歸”不毀,你就有可能成為他的食物。

……就是這種眼神,讓很多人莫明奇妙的倒下。誰也沒有看清楚他是如何出手的,就連死者也莫名其妙。隻不過當時所有在場的人都看到了那個男孩的眼神。一種死神般冰冷的眼神,一種遇仙誅仙,遇魔殺魔的眼神,一種讓很多人都感到死亡原來距自己很近的眼神,這是一種奇異、詭怪的眼神,無論誰都會從這種眼神中看出悲涼、悲痛、恐懼、死亡。他一直默默地向前走,走的很慢。正因為痛苦、孤獨、寂寞、無奈,所以才走的慢,可是他並沒有停下來,縱然前麵等他的是死亡,他也絕不會停下來。

……

人是他自己生命的主宰,也是他自己死亡的主宰。

……

“死,隻有死,隻有他死了,就永遠不會走了。”

“他會死嗎?”

“是人都會死的。”

“那他呢?”

“不!他不會死。至少他現在不會死。”

“為什麼?”

“因為他還有一件事沒辦,還有很多道理沒弄明白。例如,男人是否就應該對錢和女人感興趣,或者地位、權力。他在想,如果有一天,他死了,會有人為他留淚嗎?

“有一天,我死了,會有人為我留淚嗎?”,問蒼天,蒼天無語。問大地,大地無聲。又想起道家的一句格

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

序2關於武俠,我最熟悉的武林前輩有金庸、古龍、梁羽生。他們用自己的“獨門絕技”吸引了不少和我一樣喜愛武俠,崇尚武俠之人。因為他們,“江湖”上才有了我們這些後輩遊俠兒。他們三個人當中我最喜歡最崇拜最敬重的便是半人半鬼、一刀致命的古龍前輩,雖然他已羽化仙逝。但他的人、他的刀、他的精神,還有他的那幫徒弟——陸小鳳、李尋歡、楚留香、沈浪、傅紅雪……卻仍然讓我們記憶猶新。他的小說讓我讀懂了武俠,看通了江湖,了解了人生。他的武俠告訴了我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情;他的武俠告訴了一個沒有爹的孩子(傅紅雪)如何在江湖上行走和生存的;他的武俠同時也告訴了我一些做人處事的大道理。此書雖為《天涯·明月·刀》續,但在寫作手法上以古老前輩的為主其餘為輔,再推出自己的“雕蟲小技”開創新概念武俠。(本書在寫作資料上參照《天涯·明月·刀》、《邊城浪子》、《小李飛刀》等一些與刀有關的著作)